病从口入要警惕!夏季婴幼儿饮食安全攻略
- 母婴知识
- 20天前
- 25热度
在炎炎夏日,受高温、饮食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人们胃肠道问题频发。而婴幼儿胃肠道本就敏感,在这个季节更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状况。那么,究竟该如何为幼儿预防胃肠道疾病呢?以下从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健康饮水,确保胃肠道健康
足量饮水,满足身体需求
夏天天气酷热,儿童活泼好动,极易出汗,身体水分流失快。此时,必须保证儿童足量饮水,推荐每日饮水量在1000 - 1500毫升。盛夏时节,家长可根据儿童活动量适当增加饮水量,确保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少量多次,避免肠胃负担
饮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肠胃负担,使胃液被稀释,降低胃酸的杀菌作用,还会妨碍食物消化。家长要提醒孩子定时饮水,别等宝宝口渴难耐时才让其喝水。同时,幼儿应多饮用白开水,少喝饮料。
二、严把“病从口入”关,守护饮食安全
保证食物新鲜清洁,杜绝细菌滋生
夏季卫生至关重要。吃瓜果要洗净去皮,蔬菜洗净后,可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生熟刀砧、案板必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防止交叉污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幼儿照看人卫生差、饭前不用肥皂洗手是夏季儿童患感染性腹泻的首要原因。所以,儿童看护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看护人和儿童在餐前便后都应用肥皂充分清洁双手,用流水洗碗。成人餐具和儿童餐具分开保管,生熟刀、砧板、盛放容器也要分开。
食物合理分类储存,防止食物变质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不要给儿童吃生或半生的各类食品,尽量即买即食。冰箱不是“保险箱”,应根据不同食物的冷藏/冷冻保鲜时间及时取出烹调食用,切忌生熟混放,避免食物变质引发胃肠道疾病。
三、定时定量,规律进食,养成良好习惯
定时定量进餐,维持肠胃节律
正常儿童每3 - 4小时胃内容物要排空、血糖要下降,就会产生食欲。若吃饭不定时,饭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内总有食物、血糖不下降,会导致食欲下降。因此,家长要保证定时进餐,每天不少于3次正餐和两次加餐。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不随意改变进餐时间和量。
不可过量冷饮冷食,保护肠胃功能
为解暑,一些孩子会摄入过多冷饮。但幼儿胃肠功能较弱,冷饮会刺激肠胃血管突然收缩,减少胃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甚至胃部痉挛、腹痛。所以,儿童夏季解暑可选择绿豆汤、银耳汤,少加糖,尽量不让孩子吃冷饮。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夏天家长常犯的错误是给宝宝进补,其实夏天应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补充因流汗而损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助于健脾清热、开胃增食。
四、饮食种类、烹调方式多样,激发食欲
食物种类丰富,实现营养均衡
食物种类丰富有利于营养均衡,防止营养不良。通过食物互补实现膳食平衡,预防挑食偏食。让儿童接触各种食物,避免因不熟悉而拒绝进食。家长应多在食物准备上下功夫,提供种类丰富的食物。
烹调方式讲究,增加食物吸引力
烹调时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在外形上采用颜色鲜艳的蔬菜,制作造型可爱的菜式,如用红豆、红枣、南瓜做各色花粥,容易入口又有营养,比白粥更能激发食欲。做菜时要兼顾幼儿对饮食色香味及营养的需求,减少油炸、烧烤等烹调方式,控制食盐用量,可选择香油、醋、芝麻等进行调味。
适当食用苦和酸的食物,助力健康
酸味食物,如西红柿、柠檬、葡萄、猕猴桃等,可以敛汗止泻、祛湿,预防因流汗消耗精气,还能生津解渴、提高食欲。制作食物时适当加点醋还能杀菌消毒,避免肠胃疾病发生。
总之,夏季预防幼儿胃肠道疾病需要家长从多方面入手,精心呵护,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