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
- 早期教育
- 20天前
- 21热度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孩子发脾气常常让家长们措手不及。相信不少家长都经历过下面这些场景:
场景一:三岁的乐乐平时乖巧得像个小天使,可偶尔也会变成“小恶魔”。有一次在超市,乐乐被货架上一个造型独特的玩具吸引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手还紧紧地抓着不放。妈妈考虑到家里已经有不少类似玩具,便拒绝了乐乐的购买请求。没想到,这一拒绝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乐乐瞬间“炸”了,先是扯着嗓子大哭起来,接着干脆躺在地上打滚,还时不时地用小脚踢妈妈,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我就要,我就要!”妈妈又尴尬又无奈,周围人的目光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场景二:两岁半的轩轩跟着姥姥去外面吃饭,一进餐厅,轩轩就被冰淇淋展示柜里的美味吸引住了,吵着要在餐前吃冰淇淋。姥姥觉得餐前吃冰淇淋对肠胃不好,便没有答应。这下轩轩可不干了,小脸涨得通红,双手用力一推餐椅,“哐当”一声,餐椅倒了,轩轩也跟着躺在地上,任凭姥姥怎么哄、怎么劝,就是不起来,还一边哭一边喊着:“坏姥姥,我不理你了!”姥姥又心疼又着急,却毫无办法。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这么小,哪里懂得生气是什么意思。其实,小朋友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情绪世界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丰富而复杂。孩子经常发脾气,主要有以下几类原因:
自我控制能力弱
0 - 3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期,他们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就像一颗刚刚发芽的幼苗,十分脆弱。当遇到挫折或不满时,他们就像失去了控制的小火车,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宣泄内心的感受。比如,孩子搭积木时,积木总是倒塌,尝试了多次都没有成功,就可能会气得大哭大闹,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
生理需求未满足
孩子可能会因为累了、饿了或者身体不舒服而发脾气。有些幼儿年龄偏小,语言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就像一个有话却说不出的“小哑巴”,不能通过清晰的语言或动作让成人明白他们的需求。比如,孩子困了想睡觉,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发脾气、哭闹;或者孩子饿了,肚子咕咕叫,家长却没有及时察觉,孩子也会通过发脾气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寻求关注或达成目的
有时候,孩子发脾气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目的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达到某种目的。比如,两个成人聊得热火朝天,十几分钟乃至几小时都没有和孩子说话;孩子搭好的积木,成人没有注意到;孩子打了好几个哈欠,成人也没有看到。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就像一颗被遗忘在角落的小星星,心里会感到失落和委屈,可能就会以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希望家长能够关注到自己。
应对策略:做孩子情绪的“导航员”
保持冷静,做孩子的“定海神针”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能与孩子争吵或大声地吼他们。因为家长的情绪就像一面镜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家长也跟着发脾气,就像在暴风雨中又掀起了一阵巨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失控。家长要像一座沉稳的大山,等孩子发泄完之后,再平静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刚才发脾气的原因,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理解感受,与孩子“心灵相通”
家长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与他们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比如,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了,作为成人,我们可能会觉得无所谓,还有其他的玩具可以玩。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物权意识非常强,自己的东西突然被人拿走,就像自己的宝贝被偷走了一样,心里会十分崩溃。这时,家长要描述孩子的情绪,对情绪做一个命名,以平和亲切的语气和孩子一起说出发脾气的原因,并尝试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法。可以说:“宝贝,你的玩具被抢走了,你是不是很生气、很委屈呀?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玩具要回来。”
帮助解决问题,做孩子的“智慧军师”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像一位智慧的军师,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和小朋友吵架了,心里很难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事情的经过,引导孩子思考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做得对和不对的地方,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与小朋友和好。如果孩子实在无法解决,成人也要适当地给予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力量。
给予积极关注和鼓励,做孩子的“成长动力源”
家长可以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他们积极的关注和鼓励,就像给花朵浇水施肥一样,增强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比如,孩子今天没有发脾气,而是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家长可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说:“宝贝,你今天做得真棒!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发脾气,妈妈为你感到骄傲!”这样,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会更加愿意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总之,应对孩子发脾气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理解。通过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家长也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