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膳到起居:中医师教你科学安胎养胎
- 专题资讯
- 22天前
- 53热度
中医理论中,养胎与养血紧密相连,而养血的关键在于健脾。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脏功能强健,气血才能旺盛,胎儿也才能健康无忧地生长发育。同时,肾主生殖,所以在妊娠期间,用药和饮食都应遵循补肾固胎、健脾养血的原则。
妊娠期间的用药颇有讲究,宜清且平和。女性妊娠时,血液汇聚以滋养胎儿,容易出现血气不足、火气有余的情况,民间有“产前一盆火”的说法。因此,清热安胎应放在首位,用药要清淡平和,避免使用大寒、大热以及攻伐类的药物,时刻牢记妊娠服药的禁忌。即便妊娠期间疾病较多,治疗也应以安胎为首要任务。对于堕胎、小产、滑胎等问题,治疗时要着重补养肾气,调节孕妇情绪,节制房事。
妊娠期的营养必须全面均衡。孕妇要摒弃挑食、偏食的习惯,防止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做到荤素合理搭配。同时,要严格把控食物质量和烹调方式,切勿食用未煮熟的鱼、肉。由于孕妇对热量的需求大幅增加,应适当增加米饭、馒头等主食,以及鱼、肉、蛋、奶、豆制品、花生、核桃等副食的摄入,也可适量食用小米、玉米、红薯等粗粮。在胎儿骨骼发育阶段,孕妇对钙的需求量增大,应多吃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和多叶绿色蔬菜。
除了饮食,妊娠期还要注重心情调节、胎教促进和劳逸结合。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适当进行运动,但要避免提重物、攀高涉险,防止跌倒损伤胎气。对于习惯性流产的孕妇,要叮嘱其安心静养,消除恐惧心理,避免“惊恐伤肾”导致小产,同时积极采取补肾健脾的治疗方法。
下面为大家介绍三款适合妊娠期的药膳:
麦门冬粥:准备鲜麦冬汁、鲜生地汁各50克,生姜10克,大米80克。先将大米和生姜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再加入麦冬汁和生地汁,调匀后煮成稀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有养阴清胃止呕的功效。
生姜乌梅饮:取乌梅肉、生姜各10克,红糖适量。将三者加水200克煎汤,每日2次,每次服用100克,可生津止渴、安胎止呕。
姜汁牛奶:用鲜牛奶200克,生姜汁10克,白糖20克。将它们混合均匀后煮沸,温热服用,每日2次,能起到养胃止呕的作用。
遵循中医的这些理念和方法,能让孕妇在妊娠期更加健康,为胎儿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