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胎儿比孕周小,发育不好?”先别急,这些知识要知道

胎儿大小如何判断才科学?

不少孕妈看到 B 超单上的“双顶径”“腹围”数值就开始自行猜测胎儿大小,其实医生判断胎儿大小有专业标准。
一是看百分位。医生会通过 B 超测量胎儿各项指标,并和同孕周胎儿的平均水平作对比。若数值低于第 10 百分位,可能存在“胎儿生长受限”的情况;处于第 10 - 90 百分位之间,则属于正常范围,孕妈不用过度焦虑。
二是结合孕周算差距。例如实际孕周 24 周,B 超显示胎儿只有 22 周大小,若差距在 2 周以内且一直保持稳定,可能只是宝宝生长速度稍慢;但如果差距突然变大或超过 2 周,就需要重点关注了。
要提醒的是,每个宝宝就像成年人有高矮胖瘦之分一样,只要在正常区间内,无需和其他宝宝比较。

哪些因素会影响胎儿大小?

除了遗传(如父母骨架小)、胎盘功能等不可控因素外,很多时候孕妈的一些习惯会悄悄影响胎儿发育。

饮食营养未有效供给胎儿

三餐敷衍了事:早上随便吃个面包,中午点外卖,晚上怕胖只吃蔬菜。胎儿发育需要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长期饮食不均衡,宝宝自然生长缓慢。建议每天保证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两瘦肉,搭配新鲜蔬菜和杂粮。

过度迷信水果:把水果当饭吃,导致糖分摄入超标,不仅自己体重增长过快,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每天吃 200 - 350 克水果即可,选择苹果、蓝莓等低 GI 水果更合适。

靠零食充饥:孕期容易饿,就常吃薯片、饼干等零食。这些零食热量高但营养少,吃多了还会抑制正餐食欲,不如换成水煮蛋、原味坚果作为加餐。作息紊乱影响胎儿

黑白颠倒:凌晨还在刷手机,早上不起床吃早饭。孕妈熬夜会使身体内分泌紊乱,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胎儿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生长就会受影响。尽量晚上 10 点前睡觉,早上 7 点左右起床吃早餐。

过度静养:觉得“孕期要静养”,便从早到晚窝在沙发上。适当活动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营养吸收,每天散步 20 - 30 分钟,或者做简单的孕期操,对孕妈和宝宝都有好处。

坏情绪阻碍胎儿生长

长期焦虑:整天担心“宝宝会不会有问题”“生产会不会很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让身体分泌压力激素,影响胎盘功能。可以多和家人聊天,或者和其他孕妈交流,缓解焦虑情绪。

容易生气:和家人拌嘴、被小事惹恼,情绪激动时血压波动大,会影响胎盘血流。遇到不开心的事,先深呼吸 10 秒钟,想想肚子里的宝宝,让自己平静下来。

产检发现胎儿偏小,孕妈先别慌。医生会结合各项检查判断原因,如果是习惯问题,及时调整即可。孕期就像一场马拉松,孕妈踏踏实实地吃饭、睡觉、保持好心情,宝宝大概率能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