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滥用雾化了!这些咳嗽不需要,盲目治疗反而害了孩子
- 健康医疗
- 18天前
- 41热度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不少孩子在这个时节容易感冒,咳嗽不止,甚至引发其他呼吸道疾病。许多妈妈发现孩子一咳嗽就选择雾化治疗,仿佛咳嗽与雾化成了标配。那么,孩子咳嗽时究竟是否需要雾化呢?
什么是雾化吸入?
吃药、打针、输液是大家熟知的给药方式,而雾化治疗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药物经雾化吸入装置转化为细微颗粒,孩子通过呼吸,这些颗粒就能直接进入呼吸道并发挥药效。它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困难状况、缓解咳嗽及喘息症状。
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优势明显。药物能直达病灶,方便快捷且安全可靠,用药量少、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过,雾化治疗虽优点众多,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雾化治疗适用与不适用情况
一般的普通感冒和普通咳嗽无需进行雾化治疗。此外,如果孩子对雾化药物过敏,也绝对不能做雾化。
那么,雾化治疗主要适用于哪些疾病呢?支气管哮喘、急性喉炎、急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喘息、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都是临床中较为常见且适合采用雾化治疗的疾病。对于其他类型的咳嗽,进行雾化治疗可能效果不佳。
关于雾化的常见疑问
雾化药物含激素有副作用吗?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像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具有强大的局部抗炎作用,能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有些家长一听到激素就心生恐惧,其实大可不必。孩子吸入的激素仅作用于局部,吸入量极少,对宝宝而言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即便有少量激素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也会很快被代谢分解,一般不会引发全身不良反应。
雾化时间越长越好吗?
并非如此。雾化时间取决于雾化机的功率和药量,通常一次雾化治疗时间为10 - 15分钟。随着雾化时间延长,药液浓缩,气雾中药量减少,气雾微粒增大,雾化效果会变差。
宝宝哭闹时雾化效果更好?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宝宝安静时吸入药物的效果比哭闹时更好。哭闹时吸气短促,药雾可能仅停留在口咽部,影响治疗效果。若宝宝哭闹厉害,可暂停治疗,待其安静或安抚入睡后再进行。
躺着做雾化没关系?
这是不对的。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避免仰卧位,婴幼儿可采用抱立位。这种体位有利于吸入的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提高治疗效果。
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雾化用药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家长切勿自行调整剂量;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防止气雾刺激引起呕吐或误吸;雾化吸入装置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要清洁并干燥存放,根据产品要求定期更换。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妈妈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日常防护,切勿自行盲目给宝宝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