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幼儿保健知识大放送

八月的骄阳似火,持续释放着它的热情,然而时光流转,已悄然跨过夏的边界,踏入秋的领地。8月7日,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之后,幼儿的保健工作至关重要,以下这些知识,家长们可得牢记。

立秋保健要点

多饮白水,远离饮料:秋意渐浓,天气变得清爽宜人,此时孩子应多喝白开水,尽量少碰饮料。要是孩子实在不爱喝白开水,不妨让他们试试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饮品。

远离“上火”之物:像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这类刺激性食物,容易让孩子“上火”,应减少食用。偏咸的食品也不宜多吃,因为盐分过多会加速孩子体内水分流失。此外,热量高的油炸食品以及荔枝、桂圆、橘子等热性水果,同样要控制摄入量。

悉心呵护幼儿肌肤: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要选用柔软的毛巾,动作轻柔,切不可用力擦洗。清洗完毕后,记得给孩子涂抹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可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嘴唇上,让嘴唇充血,再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黏膜干燥时,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滋润鼻腔即可。

生冷食物要少吃:中医讲“寒凉伤脾”,即便孩子体质较好,也不能天天吃冷饮。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后再食用。

适度“秋冻”增耐寒:“春捂秋冻”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一定益处。孩子虽不如大人耐寒,但他们活泼好动,身体随时都在产生热量。可以给孩子穿得稍微少一些,这样既方便活动,又能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添衣要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适应天气变化。

注重卫生防腹泻:入秋后,轮状病毒性腹泻进入高发期,3岁左右的孩子是主要受害者。家长要把好“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合理营养搭配:多给孩子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同时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预防秋季便秘。增加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摄入。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平衡饮食,降低秋季发病几率。

及时接种疫苗:及时为孩子进行预防接种,预防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病。一般来说,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孩子体内才会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立秋食材巧选择

贴秋膘:立秋有贴秋膘的传统,此时孩子胃口好转,可适当吃些鱼肉、猪肉、牛肉等肉类,补偿夏季的损耗,为秋冬储备体能。

健脾食材:扁豆、山药、莲子、南瓜、芋头等食材能健脾益气,是日常平补的佳品,此时正值上市旺季,可让孩子适当多吃。

润燥食材:梨、葡萄、柑橘、西瓜、柚子等多汁水果生津止渴效果好,甘蔗、萝卜、荸荠、百合、银耳、鸭肉等食物润燥通便,也适合孩子多吃。

立秋已至,一年的时光已然过半。让我们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助力孩子健康迎接秋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