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少煎熬,宝宝更安心,告别母乳这样做最轻松

在育儿交流群里,很多妈妈都在询问关于断奶的事儿。断奶,对于妈妈和宝宝而言,无疑是一场充满挑战的“考验”。宝宝吃不到母乳,会委屈地哭闹不止;而看着宝宝泪眼汪汪的模样,妈妈们更是心疼得揪成一团。

面对这躲不过的断奶时刻,妈妈们能做的,就是掌握科学的断奶方法,让宝宝和自己都能少受些罪。

何时断奶最合适

众所周知,母乳堪称宝宝最优质的“口粮”,为宝宝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丰富且全面的营养。许多专业组织和协会都建议,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到宝宝2岁甚至更久。

然而,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宝宝1周岁以后,就能从主食中获取全面且丰富的营养,吮吸需求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强烈。当宝宝和妈妈有一方或者双方都做好准备时,就可以尝试开启断奶之旅了。

这里要特别提醒,断奶指的是停止母乳喂养,也就是妈妈不再给宝宝喂母乳,但绝不是要连奶粉也一并断掉。至于奶粉何时断,并没有严格的硬性规定,这主要取决于宝宝的喜好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如果宝宝喜欢喝奶,家庭也有能力及时供应,那就无需刻意给宝宝断奶粉。但要是随着宝宝年龄增长,TA更爱吃辅食,对奶粉兴趣寥寥,那么等宝宝两三岁时,就可以和大人一起享用家常饭菜了。

科学断奶有妙招

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尽快戒掉母乳,想出了在乳头上涂辣椒水、芥末等极端方法,或者试图在一两天内就彻底断掉母乳,还有的采取强制母婴分离的方式。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不仅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还可能给宝宝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在打算断奶的前1 - 2个月,就要开始让宝宝适应奶粉和奶瓶。由于宝宝习惯了母乳的味道和感觉,一开始可能很难接受奶粉,这时妈妈别着急,可以将母乳和奶粉混合在一起,同时选择尺寸合适的奶嘴,让宝宝慢慢适应。千万不要强迫宝宝进食,以免宝宝对奶瓶或奶粉产生恐惧心理。这次不接受,下次再喂就好。

最初添加奶粉时,次数不必太多。刚开始,宝宝可能既想吃奶粉又想吃母乳,这完全可以满足TA。之后,再逐渐增加奶粉量,等宝宝能够接受一顿都吃奶粉时,再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

宝宝在早晨和晚上对妈妈的依赖感更强,所以刚开始断奶时,最好从白天的那顿奶开始减。断夜奶时,可以先断掉夜里的奶,再断临睡前的奶,避免宝宝临睡时折腾。

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母乳,相应地增加辅食的量。等过了3 - 4天,如果宝宝能适应,就再减掉一顿母乳,进一步加大辅食量。这样做不仅能让宝宝逐渐适应新的饮食方式,也能缓解妈妈涨奶的不适。

喂奶粉或辅食时,如果宝宝总是眼巴巴地望着妈妈,或者往妈妈怀里钻,妈妈可以到隔壁房间回避一下,让宝爸来喂。

刚开始断奶,宝宝哭闹和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每次哭闹的程度逐渐减轻,那就说明这是正常的反应,妈妈要坚定地继续断奶。不能因为宝宝一哭就心软,断断续续地喂母乳,否则断奶时间会拖得更长。

断奶期间妈妈要自我护理

在断奶期间,妈妈们也要好好照顾自己。饮食上尽量清淡,避免吃那些容易下奶的食物。同时,可以适当按摩乳房,防止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如果乳房胀痛,可以用冷敷的方式来缓解不适。

断奶虽然不易,但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妈妈和宝宝都能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