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爱吃肉隐患大,均衡饮食才能躲开营养“大坑”

肉类富含多种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然而,倘若儿童过于偏爱肉类,而排斥其他类食物,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营养方面的问题。

偏爱肉类可能引发的营养问题

容易变胖

当下,体重过重的学童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众多,比如快餐店随处可见,孩子们摄入过多含糖饮料,以及日常运动量严重不足等。但从营养咨询门诊的实际情况来看,体重超标的儿童普遍更喜欢吃肉。这是因为肉类属于高脂肪食物,当每日饮食中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过高时,就更容易导致儿童发胖。

摄取较多饱和脂肪酸

猪肉、牛肉等红色肉类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众所周知,过量摄取饱和脂肪酸容易引发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或许有人认为,小孩身体代谢能力强,暂时不用担心。但实际上,各种慢性疾病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从小就应注重保养,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

营养不均衡导致瘦弱

如果儿童只吃肉,而很少摄入其他食物,不仅不会变胖,反而可能会变得瘦弱。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类营养素的共同支持,只有在这些营养素都充足的情况下,才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虽然肉类富含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但如果没有其他营养成分的配合,仍然无法维持正常的生长。

不爱吃蔬果易便秘

只爱吃肉而不吃蔬菜的孩子,由于纤维质摄入不足,很容易出现便秘问题。纤维质不仅可以增加肠内有益细菌、帮助排便、预防便秘,还能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均衡营养,合理吃肉

适量吃肉的标准

那么,究竟让小朋友吃多少肉才合适呢?附表中列出了学龄前儿童蛋白质食物的建议摄取量,其中蛋、豆类和肉类可以相互替换。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吃肉,可以用肉来替代豆类或蛋的部分(1个蛋 = 1块豆腐 = 1两肉)。不过,每天摄取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这样营养才会更均衡,所以还是要鼓励孩子摄食多样食物,避免偏食。

矫正偏食习惯的方法

1.肉蔬混合烹饪:少用大块肉,尽量将肉与蔬菜混合在一起烹饪。比如,把绞肉和洋葱、胡萝卜混合做成肉饼,代替里肌肉排。这样既能让孩子吃到肉,又能摄入蔬菜中的营养。

2.利用肉香提味蔬菜:借助肉类的香味来改善蔬菜的味道,提高孩子对蔬菜的接受度。例如,罗宋汤中的洋葱、胡萝卜、高丽菜等蔬菜,经过与牛肉长时间熬煮,混合了肉香味,孩子会更喜欢吃。

3.选购低脂肉类: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减少孩子对肉类的摄入量时,妈妈在购买肉类时,应多选择饱和脂肪酸较少的鸡肉和鱼类,少买五花肉、香肠等脂肪含量高的肉类。烹饪时,建议采用水煮、烤、卤、蒸等用油少的方式,减少热量摄入,预防肥胖。

4.改善蔬菜烹饪方式:想办法让蔬菜变得更好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建议参考坊间的众多食谱,改善蔬菜的烹调及调味方法,让孩子爱上吃蔬菜。

5.限量食用(特殊情况):这是最后的办法,也是下策(建议只用于过胖或血脂肪偏高的小朋友)。将固定的肉类份量取出放在小碟中,严格执行限量食用。但要注意,每个一起用餐的家人都要采取同样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饮食至关重要。家长要引导孩子均衡摄入各类食物,避免偏爱肉类而引发营养问题,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