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后的中医调养秘籍
- 健康医疗
- 22天前
- 27热度
女性在妊娠12 - 18周内,胎儿已成形却发生流产,中医称之为“小产”。十月怀胎后的自然分娩如同瓜熟蒂落,是自然的生理过程;而小产恰似生采青果,极易损伤母体,其对母体的伤害甚至超过自然生产。若小产后不悉心调养,轻则损害身体,重则可能终身不孕、习惯性流产,甚至危及生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小产后的调理方法。
小产度过危险期后,可采用中药辅助膳食调养。这里推荐一款源自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的黄芪补气汤制成的药膳:
准备黄芪60克、当归30克、肉桂3克,鳝鱼500克,以及适量的料酒、葱、姜、蒜、食盐、味精。先将上述中药浸泡在800毫升水中,15分钟后,连药带水一同放入锅中煮沸,再小火煮10分钟,过滤留取药汁。
把鳝鱼切成块放入锅中,煮开后小火慢炖20分钟,加入食盐、葱、姜调味即可。鳝鱼具有强筋骨、益气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产后恶露不绝,与黄芪、当归搭配,能更好地发挥调养作用。
龙眼对于小产后畏寒腹痛的女性十分适宜。龙眼,即桂圆,营养极为丰富,民间有“北人参南龙眼”的美誉。它味甘性温,归心、肾、脾经,能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可治疗产后体虚及脾虚下血等病症。
《本草经解》记载其“主五脏邪气、安神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轻身不老”,能入足太阴脾经,味甘益脾,滋肾生水。妇女小产多因肾气不足、畏寒腹痛,且小产会耗损大量肾精,龙眼强大的滋润助水功效,能为干涸的肾精注入活力,激发肾气。
龙眼药食同源,既可当水果食用,也可将30克龙眼肉放入碗中,加少许白糖,隔水蒸至黏稠的膏状,每天两次,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勺,此方出自《随息居饮食谱》,能大补气血,效果胜过参芪。
不过要注意,龙眼性热,女性怀孕后大多阴血偏虚,虚生内热,而胎儿宜凉不宜热,所以孕妇不宜食用,但小产后或临盆前服用效果极佳。
龙眼还能制作更多药膳,如龙眼肉煲猪腰汤。准备龙眼40克、猪腰500克、姜5克、盐3克,先将猪腰过水捞出,龙眼洗净剥开,生姜去皮切片,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慢火煲三个小时,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龙眼与猪腰搭配,有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效果,此汤养血补肾、宁神益智,最适合产后体虚者服用。若经常心悸不安、汗多、失眠、夜睡不宁、精神疲乏,也可用此汤进行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