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母乳喂养的第一步:把握产后黄金72小时

对新生儿来说,母乳是最天然、最完整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并在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想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产后最初的三天至关重要。科学实践证明,在宝宝出生后的这个黄金时段做好以下几件事,能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产后立即开始:早接触

当宝宝出生后,在母亲和新生儿生理指标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将宝宝擦干,让其光着身子趴在妈妈裸露的胸前进行肌肤接触。这种直接的皮肤接触不仅能保持新生儿体温,还能激发宝宝寻找乳头、吸吮的本能。

研究表明,出生后1小时内是早接触的黄金时间。如果母婴肌肤接触能持续50分钟以上,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率会显著提高。妈妈的怀抱和心跳声能让刚来到新环境的宝宝感到安全,同时这种亲密接触也会刺激妈妈体内催乳素的分泌,为顺利哺乳打下基础。

把握本能反应:早吸吮

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分钟到一小时内,觅食反射会达到高峰。你会发现宝宝慢慢地从妈妈腹部爬到胸部,通过舔、触摸和按摩妈妈的乳房,最终本能地找到乳头并开始吸吮。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母婴双方共同学习的重要一步。即使一开始不太顺利,也不要着急,给宝宝一点时间,让他们遵循本能完成这人生第一次的"寻乳之旅"。

珍贵的初乳:早开奶

宝宝的第一口奶非常重要。产后最初几天分泌的初乳,虽然量少,但富含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质和抗体,堪称宝宝的"第一剂疫苗"。初乳不仅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抵抗力,还能促进新生儿肠道的清理和胎便的排出。

让宝宝及早吃到初乳,之后按需喂养——只要宝宝想吃或妈妈涨奶想喂,都可以哺乳。每次约15-20分钟,左右乳房交替喂养,慢慢建立默契。

持续亲密:24小时母婴同室

妈妈与宝宝共处一室,可以随时观察和满足宝宝的哺乳需求。新生儿通常24小时内需要哺乳8-12次,因此只要宝宝表现出饥饿迹象,就应立即喂奶。

母婴同室不仅方便喂养,还能帮助妈妈更快地学会识别宝宝的需求,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密接触对宝宝的情绪稳定和安全感建立也至关重要。

坚定信心:避免轻易添加配方奶

产后前几天,妈妈的乳腺可能还没有完全畅通,奶水分泌量相对较少,这是正常现象。这个时候不要着急添加配方奶,重要的是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多让宝宝吸吮。

频繁的吸吮会刺激乳汁分泌,通常几天后奶量就会逐渐增加。过早引入奶瓶和配方奶可能会干扰宝宝学习吸吮母乳,也可能会影响妈妈建立充足的奶量。

主动求助:善用专业支持

新手妈妈缺乏母乳喂养经验是正常的,遇到困难时不必独自挣扎。现代医院普遍提供专业的哺乳指导服务,您可以向医护人员或哺乳顾问寻求帮助。

例如,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设有24小时哺乳咨询专线,并有专人为妈妈们解答疑问。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等机构也会定期举办母乳喂养科普活动,为准父母和新手爸妈分享专业、实用的母乳喂养知识。

如果遇到宝宝衔乳姿势不正确、妈妈乳头疼痛或胀奶等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以避免问题恶化,增加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保持耐心:接纳不完美

母乳喂养是一个需要学习和磨合的过程,并非总是顺利进行。妈妈可能会因为初生宝宝需要频繁进食而减少休息时间,或者为自己能否提供充足的母乳而感到困惑。

这时,家人的陪伴与鼓励,以及社会大众的支持,都成为哺乳妈妈的强大后援。同时,放鬆心情、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也有助于促进母乳分泌。

请记住,每一个成功的母乳喂养故事背后,都有一段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善待自己,给予母婴双方足够的时间来建立这种独特的连接。

参考资料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母乳喂养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婴幼儿喂养指南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母乳喂养科普活动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母乳喂养卫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