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错时,这6种情况不能打,这6种情况必须管教
- 早期教育
- 4天前
- 23热度
当儿子把68分的数学卷子藏在书包最底层,被我翻出来那一刻,我气得手都在发抖。就在扬起手的瞬间,我看见孩子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那个眼神让我突然清醒——这一巴掌打下去,打掉的可能不只是他的恐惧,更是他对学习的最后一点信心。
这件事让我开始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宽容,什么时候该严厉?
一、这6种情况,真的不能打
1.成绩考不好时
我邻居家的孩子,每次考不好就要挨打,现在一考试就紧张到呕吐。后来我学会了,儿子考砸时,我会说:“这次没考好,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没想到,这样说了几次后,儿子反而主动要求买练习册了。
2.字写得歪歪扭扭
我试过因为字写得丑罚儿子重写十遍,结果他一边哭一边写,字反而更丑了。后来我改成每天陪他练15分钟字,夸他每一个小进步,三个月后,他的作业本居然被老师表扬了。
3.题目总做错
记得有道数学题儿子错了四遍,我气得直拍桌子。后来冷静下来,让他把解题思路讲给我听,才发现他是卡在一个概念理解上。等我换个方法讲解,他马上就懂了。
4.写作业磨蹭
我闺蜜的儿子每天写作业到十一点,后来她发现孩子是怕写完作业还有额外练习,故意磨蹭。她把作业分成小块,完成一块休息5分钟,现在孩子效率高多了。
5.不小心闯祸
儿子曾经在同学家玩时打碎了花瓶,吓得一直道歉。我没有责怪他,而是带他去买了新花瓶,让他亲手送给同学妈妈。这件事让他学会了承担责任。
6.好奇心带来的麻烦
女儿非要把我的口红拆开看看里面构造,结果毁了三支新口红。虽然心疼,但我还是带她看了口红的制作视频,既满足了她的好奇心,也约好了下次要先问妈妈。
二、但这6种情况,一定要立即管教
1.不尊重长辈
我见过一个孩子对奶奶大吼大叫,父母却视而不见。在我家,但凡对长辈不礼貌,必须当场道歉,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2.故意伤害别人
儿子曾经和同学打架,把对方推倒在地。我立刻带他去同学家道歉,并且让他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同学买了礼物。这件事后,他再也没用过暴力解决问题。
3.屡次不完成作业
同事的孩子经常找借口不写作业,后来发展到逃学。她后悔当初没有及时干预。现在我每天检查儿子作业,养成习惯后,他反而轻松了。
4.破坏公物、乱扔垃圾
在公园看到有孩子乱扔垃圾,家长居然说“反正有清洁工”。我会要求儿子必须把垃圾捡起来,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小区,我们要爱护它。”
5.公共场合大发脾气
我表妹的儿子在超市满地打滚要买玩具,她直接抱起孩子就走,回家后严肃地告诉他:“这种行为永远不能再出现。”一次严厉管教,胜过百次妥协。
6.说谎推卸责任
儿子曾经打翻牛奶却说是我碰的。我盯着他的眼睛说:“妈妈最讨厌的不是犯错,而是说谎。”他憋了半天终于承认错误,从此再没说过谎。
我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发现管教孩子就像放风筝——线太松飞不高,线太紧容易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无论你表现好不好,爸爸妈妈都爱你,但有些底线绝对不能碰。
现在儿子13岁了,遇到问题会主动找我商量。前几天他悄悄告诉我:“妈妈,其实你那次没打我数学卷子,我就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那一刻,我庆幸自己当年收住了那只想要打下去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