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宝宝牙齿健康,从“吃”开始!家长必看五大饮食要点

无论孩子处于成长的哪个阶段,平衡膳食对于其牙齿的发育与保护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为孩子挑选食物时,家长需着重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多吃富含矿物质的食物

牙齿、牙槽骨以及颌骨的主要构成成分是钙和磷,充足的钙磷是牙齿形成的基础。乳类及乳制品堪称钙的优质来源,它们不仅钙含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颇高,无疑是宝宝补钙的理想之选。此外,粗粮、黄豆、海带、黑木耳等食物也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和氟,这些元素有助于宝宝牙齿的钙化。因此,家长要多让孩子摄入这类食品,尤其要让宝宝养成多喝牛奶的习惯,为牙齿健康筑牢根基。

保证蛋白质的充足摄入

蛋白质在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和萌出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蛋白质的来源十分广泛,动物性蛋白质包括蛋类、乳类、鱼类和肉类等;植物性蛋白质则有谷类、豆类和干果类等。孩子经常摄入这两类蛋白质,能够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倘若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牙齿排列不整齐、萌出时间延迟以及牙周组织病变等问题,还容易引发龋齿。所以,家长要确保孩子的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

注重维生素的摄取

维生素是调节人体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对牙齿发育至关重要。钙的沉淀和吸收离不开维生素 D,骨胶和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牙龈组织的健康则依赖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主要来源于乳类、动物肝脏及鱼肝油制剂;维生素 C 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和新鲜水果中,而且其中的纤维还能起到按摩牙龈和清洁牙齿的作用。如果孩子摄入的矿物质过少,或者维生素 A、D、B 的摄入比例失调,都可能导致牙齿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

严格控制含糖食物的摄入

“多吃糖会生蛀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践也表明吃糖量和蛀牙的发生率成正比。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餐前不吃糖,以免降低食欲,影响正餐时营养物质的摄入;睡前不吃糖,防止残留糖液侵蚀牙齿;减少吃糖次数,少喝或不喝含糖较高的饮料;少吃饼干、蛋糕、面包之类的粘性甜食;吃糖或食用含糖食品后要及时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适当食用脆硬食物

适当让孩子吃一些脆硬食物,能够锻炼其牙齿的咀嚼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孩子的牙齿长得更结实、更整齐,还能为恒齿的萌出做好充分准备。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咀嚼能力,选择一些适合的脆硬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