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何时该独立睡觉?美国儿科学会权威建议来了
- 早期教育
- 2025-08-19
- 84热度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自出生就一直睡在自己身边才有安全感,夜里才不会频繁哭闹,可到底什么时候孩子才能自己一个房间睡觉呢?
美国儿科学会给出了专业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至少在前六个月要和婴儿睡在同一个房间,但千万不要和婴儿睡在同一张床上。同一房间方便家长及时照顾婴儿,不同床则能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等风险。
当家长决定让孩子转到自己房间睡觉时,得提前帮孩子做好准备,让孩子的房间成为安全又熟悉的地方。在婴儿处于警觉期时,要确保他会花些时间在房间里和家长一起玩耍、阅读。比如,家长可以在房间里陪孩子玩积木、读绘本,让孩子熟悉房间的环境,对房间产生好感。

在睡前时间和午睡时间,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给孩子换尿布。这样能让孩子将卧室与睡眠前的准备活动联系起来,逐渐适应在卧室里进入睡眠状态。
让孩子习惯上婴儿床也需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午睡开始,让孩子在婴儿床上午睡,等孩子适应后,再过渡到晚上睡觉。毕竟从午睡到晚上睡觉的转变通常更难,提前让孩子适应婴儿床,能减少后续的困难。通过这些温暖且充满爱意的经历,孩子会将自己的房间与舒适、安全的感觉紧密相连。
虽然大多数婴儿在4到6个月大之前,没有喂养就难以入睡,但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学习如何自己入睡。我们常常因为婴儿可爱,而抱着、摇晃着、喂养着或者哄着他们睡觉,这能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受到亲密,也确实更容易让孩子入睡。不过,家长要着重培养婴儿自己入睡的习惯。
如果孩子习惯了被摇晃、唱歌或喂食才能重新入睡,那么晚上醒来就会依赖这些方式。所以,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睡前常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拥抱、交谈、唱歌,让孩子在温馨的氛围中放松下来。慢慢地,孩子就会学会如何安慰自己入睡,这可是孩子一生都会用到的技能。而且,当孩子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后,家长说不定还能比孩子睡在身边时多睡一会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