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顺产没那么难,从饮食到运动,这样准备让分娩更顺利

顺产,无疑是众多分娩方式中的优选。与剖宫产相比,它具有出血少、恢复快、损伤低等诸多优势,更利于宝宝迅速适应出生后各器官功能的巨大变化。然而,在现实中,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因恐惧分娩时的疼痛而直接选择剖宫产,有些虽尝试顺产,最终却因种种因素被推进手术室,这让信心满怀的未来爸妈们不禁陷入惶惑:到底还要不要试着顺产?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提高顺产的几率呢?

抓住生育黄金年龄

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常常贻误最佳生育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孕前孕期合并疾病的机会逐渐增加。在存在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情况下,医生出于母儿健康考虑,会干预分娩方式,增加急诊剖宫产和医源性计划分娩的可能性。

怀孕后,骨盆骨骼间韧带会变得松弛,利于增加产道空间方便胎儿通过。但年龄较高的孕妇骨骼较为僵硬,体力和肌肉收缩力受限,试产失败的几率也会提高。临床上,将年龄超过35岁初次怀孕的妇女定义为高龄初产妇,一旦超过该年龄,妊娠并发症机会大大增加。生育的最佳年龄在25 - 28岁左右,想要顺利自然分娩健康宝宝,可要抓紧这个黄金时间,别拖到35岁以后。

合理营养

怀孕后,准妈妈成为全家焦点,各种美食不断。早期妊娠反应一过,身材便迅速走样。其实,正常妊娠体重增长应控制在13公斤以内,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500克。普通身高孕妇体重超过80公斤,会使产道狭窄,组织弹性下降,顺产机会降低。

营养过剩会导致孕期胰岛素相对不足,引发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升高使胎儿胸、背、腹部脂肪堆积,成为4000克以上的巨大儿。孩子太大难以通过产道,增加难产机会,即便胎头娩出,还有肩难产危险。宝宝最佳出生体重应控制在3000 - 3500克左右。

烹饪应遵循少煎、炸,多蒸、煮原则,将一天总量分成5 - 6顿进食,多食新鲜绿色蔬菜,少吃甜食。有些准妈妈认为水果可多吃,其实西瓜、草莓和葡萄等糖分也不低,需限量。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钙质,能量不高,是适宜的孕期水果,黄瓜和西红柿也可当水果食用。

享受孕动快乐

为怕动胎气,有些准妈妈在家人的呵护下,大小家务事都不做,甚至一直休养在家。这样到分娩时,因长期缺乏运动,体力往往不支。阴道分娩需消耗大量体力,全身多组肌肉都参与其中。

在关键的第二产程,准妈妈要在每次宫缩时用力向下屏气,同时膈肌和腹肌收缩辅助子宫收缩协助胎儿下降,双手拉住杠子上提,双腿下蹬产生后助力,这些动作的有效完成需要肌肉群有一定力量和良好的身体协调性。

现在很多专科医院开展孕期体操课,包括针对性力量训练和柔韧性锻炼。有专业人员指导,不用担心运动会伤害母儿,医生会事先筛查可能发生流产和早产的情况。适宜运动的准妈妈可练练小哑铃、做做瑜伽,也可选择散步、水中漫步等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锻炼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腰酸背痛好转,人也更轻盈,还能放松心情,对顺产充满信心。

按时产检

孕14周,就该开始做产前检查。通过骨盆外测量,可间接了解骨盆大小和类型,若骨盆非常狭小,就不适合顺产。

孕期按时产检,能了解是否有不适合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对营养、体重增长、胎儿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并适时指导。满孕36周时,医生会对整个孕期情况做总结,提出适合的分娩方式建议。若没有禁忌自然分娩的情况,就可更有把握、更有依据地准备顺产。

及时矫正胎位

28 - 30周以后,若还是异常胎位,就要引起重视。胎儿正常胎位是头位,即头在最低处,若是臀位、横位就不利于自然分娩。所以孕晚期胎位异常,要尽量矫正到头位。矫正胎位要争取在胎儿未入盆前进行,若超过34 - 36周,胎位仍不正,再纠正机会不大,只能以剖宫产为主。

做好分娩心理准备

想要顺利自然分娩,要先说服自己:能否忍受顺产的宫缩疼痛?若试产失败,是否会懊恼?要相信医生、护士和家人的帮助鼓励会一直相伴。产前多了解产程知识,可克服紧张情绪。比如,宫口开到3厘米前较漫长艰苦,易让人焦虑,3厘米后进展可能明显加快;宫缩无规律时,不是正式临产,可正常活动和休息,尽量放松;一点见红可能是临产标志,无需无故担心;宫口开到10厘米可屏气用力,之前过早屏气有害无益。产前课程还可学习分娩第二产程时如何控制呼吸、采取适当体位、用力等,临阵时就能得心应手。

导乐陪伴分娩

导乐陪伴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有效分娩方式。由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度过艰难分娩过程,指导呼吸、用力,按摩并鼓励,减轻产时痛苦。多年研究证实,该方法可有效降低难产率,缩短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值得推广。若准爸爸想分享艰辛和喜悦,也可在旁用爱和信心支持,但前提是要理智冷静,不拖后腿。

做好上述几点,就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分娩这一关键战役吧!相信胜利一定属于勇敢的准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