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焦虑传染!家长这样处理分离情绪最有效
- 早期教育
- 21天前
- 35热度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分离焦虑。可能很多人以为分离焦虑只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它是在所有亲密关系中都会有所体现的一种情感表达。
如果当家人要出远门,亲密的朋友即将分别,在机场或火车站,你内心涌起想哭的冲动,这其实就是分离焦虑在作祟。孩子在园所和你分离时,他们的心情与你此时是相似的。接下来,我将从孩子的视角以及家长应对方法两方面展开分享。
从孩子视角看分离焦虑
疑惑丛生
宝宝进入新环境时,内心会充满疑惑:家人为何不见了?这是哪里?我为何在此?谁能照顾我?面对未知的恐惧,孩子们常以哭泣来表达。当他们的情绪被理解后,大部分孩子能平静下来。这其实是他们在学习理解和消化情绪,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认知入园与分别
宝宝在来园路上,看到园所就开始伤心,趴在家人身上不愿分开。这表明他们已能将入园和分别联系起来,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舍。同时,这也说明他们开始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生活与环境。从老师的反馈中,你能了解到宝宝在园里状态越来越好,能看到他们的笑容。大部分孩子一般在过渡环节才会伤心一下,表达思念。
抗拒入园
过了两三天,别以为孩子就不哭了。实际上,很多宝宝从早上睁眼甚至晚上睡觉前就开始哭闹,抗拒状态更强烈。但只要一进园内,他们很快就能平静下来。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会非常煎熬,很多家长甚至想放弃。然而,这其实是孩子勇敢面对和处理情绪,不被情绪困扰的第一课。
逐渐适应
熬过上个阶段,宝宝开始接受和适应园所生活。他们相信老师会照顾好自己,也清楚家人一定会来接。此时,他们没什么可担忧焦虑的了。这个阶段,宝贝只在刚入园时哭一下,表达不想和家人分开。说完拜拜后,很多孩子会立刻停止哭泣。有些宝贝会哭着挂在妈妈身上,然后冲着老师伸出要抱抱的小手,这预示着胜利在望。
完美度过
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能开开心心地说拜拜,快快乐乐地享受园所时光。这时,他们已完全摆脱分离焦虑的困扰,知道爸爸妈妈虽会离开,但一定会回来接自己,从而开启多姿多彩的托班生活。
家长助力孩子应对分离焦虑
提前适应新环境
在正式送孩子入园前,家长可提前带孩子参观、了解托育环境,让孩子逐渐熟悉新环境。此外,让孩子结识一些已在托育机构上学的小伙伴,来园时孩子会更有熟悉感,减少陌生感和焦虑。
为孩子建立安全感
孩子入园前期,尽量选择固定的接送人,建立安全感,同时规划好一日流程,让孩子知道每天固定时间会由哪位家人来接。家长离开时,要和孩子好好告别,明确告知离开时间,并承诺按时回来接他,说到做到,减轻孩子的担忧。
增强孩子独立性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等。这样,孩子在园所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独立处理生活事务,从而减轻分离焦虑。
加强与孩子沟通
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在园的日常生活和心情。当孩子表现出焦虑情绪时,家长要耐心倾听,给予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保持积极态度
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因为孩子能敏锐捕捉到家长的担忧和焦虑情绪。家长要鼓励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应对分离时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最关键的是,家长要和老师保持紧密沟通。其实,成人与孩子分开时也会有分离焦虑。我们常看到爸爸妈妈把孩子交给老师后,背过身悄悄抹眼泪。毕竟要把宝贝交给相对陌生的人,家长肯定不放心。所以在初期,不要怕打扰老师,可以在孩子午休时询问关心的问题,或者要些孩子的照片,这能缓解家长的分离焦虑。只要家长、孩子和园所共同努力,孩子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