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缺钙耽误成长!这些孩子最需要补钙

婴幼儿缺钙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想必各位家长都有所了解。缺钙易引发软骨病、佝偻病,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还会削弱免疫系统,让孩子体弱多病,这些后果着实令人担忧。

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呢?从外在表现来看,有不少特征可供参考。孩子可能会出现夜惊、夜啼、多汗、焦躁不安的情况;头部可能呈现方颅,头发稀少且有枕秃圈;胸部可能出现肋骨外翻、鸡胸、漏斗胸;肢体方面会有出牙迟、学步晚、X型腿、O型腿;还可能伴有生长迟缓、含胸驼背、抽筋、关节酸痛等症状,甚至不爱吃奶制品。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的专家也给出了专业判断方法。儿童缺钙常表现为多汗,且与温度无关,入睡后头部出汗明显,孩子会不断摩擦枕头,久而久之颅后出现枕秃圈;精神上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兴趣降低,不如以往活泼;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1岁后出牙晚,有的1岁半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前额高突形成方颅;常有串珠肋,这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肋软骨增生形成,各个肋骨软骨增生相连似串珠,会压迫肺脏,使孩子通气不畅,易患气管炎、肺炎。

对于学龄期儿童(包括小学生和中学生),这是骨骼发育和身高增长的关键时期,人体50%的骨矿含量在此阶段储存,对钙的需求达到一生中的峰值。每日保证充足钙摄入,能让孩子骨骼、内脏、大脑充分发育,对身高和体重增长至关重要。

专家特别提醒,孩子在长个期间生长迅速,对钙需求量更大。若此时钙摄取不足,只能满足骨骼长长的需求,无法满足长粗壮的要求,孩子就会像“豆芽菜”一样,四肢细长、弱不禁风。所以,生长发育快、个子高的孩子更需补充足够钙,以满足骨骼双重发育需求。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还指出,补钙宜早不宜迟。在生命早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摄入足够钙,可在成人期获得较高峰值骨量,降低成人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及时补钙能促进骨骼、牙齿生长发育,助力儿童身高增长;还能预防和治疗儿童佝偻病、婴儿手足抽搐症。

那何时该给孩子补钙呢?专家给出以下几种情况:两岁以内宝宝户外活动少、生长迅速,易缺钙;早产儿、双胞胎、冬季出生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易缺钙;生长迟缓、父母身高较低的孩子要注意补钙,促进骨骼生长;孩子身高猛增时,要合理补钙;长牙齿和换牙齿时,钙有助于牙齿健康生长;挑食、厌食、消化不良、膳食营养不合理、不爱吃奶制品的孩子易缺钙;营养条件好、体重超常的儿童对钙需求比一般孩子多。

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成长,根据这些情况合理判断,及时为孩子补钙,助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