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婴儿痉挛和普通抽搐?

宝爸宝妈们,是不是经常听到“婴儿痉挛”和“抽搐”这两个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其实有很大的区别。搞清楚这两者,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避免不必要的危险。今天,就来聊聊怎么区分婴儿痉挛和抽搐。

1. 病因不一样

婴儿痉挛可能跟遗传或者大脑发育不正常有关。而抽搐呢,可能是全身或者局部的肌肉不规律地抽动,还可能是因为宝宝缺钙、缺镁,或者是因为惊吓。所以,看到宝宝抽动的时候,先别慌,想想可能是哪种情况。

2. 症状不同

婴儿痉挛的时候,宝宝可能会把两只胳膊往前伸,头和身体也会往前弯。有些宝宝可能会往后仰头。痉挛有三种类型:弯腰型、伸直型和混合型。混合型比较常见,单纯伸直型比较少见。而且,痉挛有时候会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发生。
抽搐的时候,宝宝的眼睛可能会往上翻,或者一直盯着一个地方看,可能还会意识不清。这些症状和痉挛很不一样,细心的爸妈应该能看出来。

3. 诊断方法不同

要是怀疑宝宝痉挛,可以去医院做脑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这样能确诊。而抽搐呢,主要是通过观察宝宝的症状来判断。要是不确定,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看看。

4. 治疗方法不同

痉挛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抽搐的话,除了药物,还可以用一些物理方法,比如调整宝宝的姿势。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出宝宝抽搐或者痉挛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听医生的,不要自己给宝宝乱用药。因为宝宝的内脏还没发育好,有些药宝宝的肝脏代谢不了,可能会有危险。

5. 生活中要注意

了解了这些区别,生活中也要多注意。给宝宝多补充钙质,多晒太阳,也可以吃点鱼肝油。宝宝睡觉的时候,不要轻易叫醒他,也不要晃动或者束缚他的身体。要是发现宝宝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宝爸宝妈们,婴儿痉挛和抽搐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正确处理,就能保护好宝宝。希望这些小知识能帮到大家,让宝宝健健康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