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避开这些事,预防宝宝长胎记!尤其警惕这种“危险”血管瘤

宝宝脸上若长了胎记,不仅可能影响其外貌,还可能对宝宝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类型的胎记甚至可能危及宝宝的生命安全。那么,妈妈们应该如何预防宝宝长胎记呢?

胎记究竟是什么?

在希腊神话里,胎记被赋予了浪漫色彩,被认为是神后赫拉留给被宠爱孩子的吻痕。然而,医学上的解释则更为实际:胎记是胎儿皮肤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增生,导致出生时或出生后几个月内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异常的现象。有些胎记会在宝宝出生后1 - 2年内逐渐消失,而有些则会伴随宝宝一生。

胎记主要分为色素型和血管瘤两大类。像蒙古斑(常出现在宝宝屁屁上的淤青状胎记)这类色素胎记,多数会随着宝宝成长自然变淡甚至消失。即便没有消失,只要位置隐蔽,不影响外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血管瘤则需引起高度重视,它轻则可能影响宝宝容貌,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警惕“危险”的血管瘤

血管瘤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中口腔、额面部较为常见,约占全身的40% - 60%,主要发生在颜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和口腔黏膜。

一旦发现宝宝有血管瘤,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请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治疗。血管瘤表面凸起,看似瘤体,但大多数为良性。和色素型胎记类似,多数血管瘤也会自行消退,不过这个过程因人而异,但90%的血管瘤宝宝一般在9岁前能完成消退。

即便医生认为宝宝暂时无需治疗,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动态随诊。具体来说,宝宝月龄在6个月之内时,每1个月需到医院就诊一次;6个月后,可每2个月就诊一次;一岁以上的宝宝,每3个月就诊一次即可。总之,只要血管瘤没有消失,就要规律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瘤体变化,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如何分辨血管瘤和色素型胎记?

很多爸爸妈妈会疑惑,自己并非专业医生,如何判断宝宝的胎记是血管瘤还是色素型胎记呢?尤其是有些血管瘤外观与色素型胎记相似,难以直接区分。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按压。

按压血管瘤时,胎记会褪色,褪色后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或变得苍白,放开后又能迅速恢复原状;而色素型胎记按压后不会褪色。通过这个方法,就能轻松分辨它们了。

胎记的预防措施

虽然胎记有一定先天性因素,但孕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其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怀孕时,准妈妈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宝宝长胎记:

远离污染环境:工厂、正在装修的房屋、化工场所等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孕妈应尽量避免前往。人体受外界污染环境刺激后,可能出现各种表现,胎记就是其中之一。

正确选择化妆品:爱美是人之常情,孕妈怀孕后也可以适当化妆。但要注意,有些化妆品含有较多金属成分,其中的色素和有害物质可能渗入皮肤,导致色素积聚,引发胎记。因此,选择彩妆产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均衡饮食:孕期要少吃冰的、辣的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均衡饮食,让胎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降低先天性胎记的发生几率。

做好防晒:夏天,准妈妈要做好防晒措施。日晒会增强黑色素活性,使表皮基底层黑素含量增多,增加宝宝长胎记的风险。

避免磕碰:准妈妈怀孕期间若发生碰撞,会加大宝宝长胎记的概率,还可能促使血管瘤出现。所以孕期尽量少去路况复杂、人口密集的地方,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孕妈已经做好了各项预防措施,宝宝还是长了胎记,也不必自责。仔细分辨胎记类型,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即可。目前,激光疗法、液氮冷冻、微创介入、口服普萘洛尔等方法,都可以用于治疗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