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依恋问题难处理?正确方法在这里!

母婴关系对婴儿依恋的影响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母亲对婴儿的态度无论是淡漠还是溺爱,都不利于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只有中强水平的母婴关系,才能让婴儿获得安全感,进而产生愉快的情绪。建立适度的依恋关系,对婴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2 - 3 岁婴儿入托前后的依恋状况

对入托前后婴儿依恋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与检验发现,入托时,部分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将孩子局限在小家庭环境中,导致孩子接触的人较少,事事都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焦虑不安,家长也忧心忡忡、忐忑不安,这反映出孩子依恋过重和依恋矛盾的问题。另外,有些父母因工作繁忙,少数父母贪图轻松,把孩子完全交给其他人照顾,父母与孩子接触和交往过少,使得父子之间感情淡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变得平淡。

积极培养婴儿适度依恋的方法

预防幼儿分离性焦虑

孩子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托儿所,离开父母和亲人,可能会因依恋程度不当(过轻、过重或矛盾)而产生分离焦虑。为预防这种情况,在开学前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托儿所的教养情况、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让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入托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同时,向家长说明幼儿入托时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2.组织入托前半日活动:安排家长带孩子参加入托前的半日活动,让家长和孩子熟悉托儿所的环境,促进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激发孩子对托儿所的向往之情。

3.了解孩子基本情况:通过家访、填写新生调查表等方式,教师全面掌握孩子的饮食、起居、爱好、脾气等特点,以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4.采取分批入托:将孩子分二至三批收托,这样老师可以更全面地照顾每个孩子,避免孩子之间情绪相互影响和干扰。

培养依恋适度的具体要求

1.给予孩子适度的爱:母爱是婴儿依恋的主要源泉,真诚无私的母爱对婴儿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2 岁的婴儿需要获得适度的母爱才能健康成长。同时,教师的爱对婴儿的一生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婴儿通常尊敬、信任老师,老师适度的爱能给孩子带来无限快乐和进取的力量,是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父母和教师适度的爱,有利于婴儿形成适度的依恋。

2.加强与同伴交往和游戏: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往往处于被动关注和被动的地位,而在与同伴的交往和游戏中,双方地位平等。婴儿需要主动向对方发出交往行为,如微笑、请求等,并通过观察同伴的行为来丰富自己的社会交往经验。良好的同伴交往就像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能让婴儿心情轻松、活泼、愉快,从而产生安全感。婴儿与同伴共同游戏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依恋过度的现象也会得到转化,同伴交往成为儿童的一种情感依靠,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作用。

3.给予孩子实现成功的机遇:2 岁的婴儿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动手操作愿望,渴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获得发展。家长和教师应为孩子提供参加力所能及活动的机会,如自己吃饭、洗手等,为婴儿创造充满探索氛围的活动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教师要为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帮助他们实现成功的目标。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后,会表现得格外兴奋,这不仅能减少对母亲的过度依恋,还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快乐,满怀信心地面对生活,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