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护理关键要点:全方位保障新妈妈健康
- 产后恢复
- 2025-08-11
- 95热度
当宝宝顺利娩出后,新妈妈可以先稍作休息,大约3 - 5分钟,再轻轻用力,促使胎盘、脐带等全部排出体外。生产结束后,新妈妈还需在产房继续观察,同时要留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调整心态,保持平和:部分新妈妈看到宝宝后会满心欢喜、情绪高涨;而有些新妈妈可能因宝宝性别不符合预期,或是宝宝存在一些状况而情绪低落、陷入沮丧。这些情绪波动都可能影响子宫收缩,进而引发产后出血,所以新妈妈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愉悦。
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分娩是一个极度消耗体力的过程,新妈妈往往会感到十分疲倦,睡意也会悄然袭来。此时要抓紧时间休息,可以闭目养神或者小睡一会儿,但不要睡得太沉,因为还要照顾宝宝,及时给宝宝喂第一次奶。
尽早母乳,促进恢复:宝宝出生后的半小时内,就要给宝宝喂第一次奶,并且与宝宝进行亲密的皮肤接触。这不仅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对母亲子宫的恢复也有好处。

观察出血,谨慎应对:分娩后的2小时内,新妈妈要在分娩室接受观察,这个阶段最容易出血,必须格外留意。分娩后的2 - 24小时回到病房后,仍有出血的可能,新妈妈可以自行按摩子宫,有助于减少出血。当天会阴伤口和子宫收缩可能会引起疼痛,可采取仰卧位休息来缓解。
合理饮食,补充能量:生完孩子后,新妈妈会感觉饥肠辘辘,此时可以吃一些不刺激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红糖小米粥、红枣大米粥、鸡汤面条、鲫鱼汤面叶、煮鸡蛋等。吃完食物后,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及时排便,保持通畅:顺产的产妇,分娩后4小时就要尝试排尿,产后6小时必须排出尿液,24 - 48小时内要排大便。
尽早活动,助力康复:产后新妈妈就要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翻身、抬腿、收腹、提肛等。顺产的产妇在8 - 12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一个正常分娩的完整流程,但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中,这种情况仅占少数。因为孕产妇中大约60%存在高危因素,40%是正常头位,而这40%中又有1/3存在头位不正的问题,所以分娩过程中异常产程较为常见。同时,以目前的医学水平,产程中不可预料的变化既多又快,而且很多现象难以解释,比如胎儿是否有宫内缺氧,目前就没有很好的诊断手段,有时只能通过观察来判断;头位不正在产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医生会尽力帮助其转变为顺产。因此,新妈妈及其家属要与医生多沟通,随时了解产程进展,这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