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啥要采足底血,有什么作用?
- 母婴知识
- 5天前
- 33热度
为啥非要采足底血?胳膊腿儿的血不行吗?
首先得明确:新生儿采足底血,不是“随便选个地方扎”,而是有科学道理的。宝宝刚出生时,手臂、腿部的血管又细又深,不仅难找到,采血时还容易伤到周围组织;而足底的毛细血管丰富,血管位置表浅,采血相对容易,出血量也能精准控制(只需要几滴),对宝宝的伤害最小。
而且这个操作是国家强制要求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不是医院额外收费的“可选项目”。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只要宝宝出生满72小时、吃够6次奶,就必须完成采血——这是国家给每个新生儿的“免费健康福利”,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那些“早期没症状,晚期害终身”的疾病。

这几滴血,能查出“隐形健康隐患”
很多爸妈疑惑:宝宝看着白白胖胖的,吃奶也正常,怎么会有问题?可有些先天性疾病就像“隐形地雷”,出生时没任何异常,但等症状表现出来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导致智力低下、终身残疾。采足底血的核心作用,就是把这些“地雷”提前挖出来。目前全国统一筛查的是4种核心疾病,有些地区会根据情况增加筛查种类,这4种是重中之重:
1. 苯丙酮尿症
这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儿出生时外表健康,但体内缺乏一种酶,导致无法正常代谢蛋白质中的某部分。如不及时治疗,3-6个月后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小便有特殊鼠尿味。最严重的是会导致智力发育落后,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
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由于甲状腺发育异常或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发育和体格生长至关重要。患病宝宝可能出现:吃奶差、哭声低、腹胀、便秘、皮肤粗糙、黄疸时间长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
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
也就是常说的“蚕豆病”,宝宝体内缺乏G6PD酶,吃了蚕豆、某些退烧药(比如阿司匹林)、接触樟脑丸后,红细胞会被破坏,引发黄疸、溶血,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筛查出这种病后,爸妈只要牢记“禁忌清单”,避免宝宝接触这些东西,宝宝就能平安长大。我老家邻居的孙子就是蚕豆病患儿,因为早筛查出来,家人特意把家里的樟脑丸都扔了,从没出过危险。
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这种病是宝宝肾上腺发育异常,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女宝宝可能出现“假男孩”特征(外生殖器男性化),男宝宝会过早出现性发育迹象,还会伴随电解质紊乱、呕吐、体重不增等问题。早期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就能纠正激素失衡,避免器官损伤,宝宝的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都不会受影响。

如何看待筛查结果?
大部分宝宝的筛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如果结果异常,筛查中心会通知家长带宝宝复查。初次筛查异常不等于确诊,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即使确诊,早期干预也能让宝宝正常生长发育。以苯丙酮尿症为例,通过特殊饮食治疗,患儿智力可以正常发育。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补充甲状腺素,宝宝也能健康成长。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是宝宝人生的第一道健康防线。虽然看着宝宝采血时哭泣令人心疼,但这份短暂的疼痛换来的是长久的健康保障。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而足底血筛查正是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工具。它让我们有机会在问题出现前采取行动,给孩子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