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降黄疸的误区

宝宝出生后,很多新手妈妈最焦虑的事儿之一就是黄疸了。看着小宝贝皮肤发黄,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别急,咱们先来聊聊黄疸这事儿。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2-3天,黄疸就会冒头,一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慢慢消退。这大多是生理性的黄疸,不用太过担心。但也有病理性的黄疸,这就得妈妈们多留个心眼了。

说到降黄疸,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照蓝光的。医生通常会建议,如果宝宝黄疸值不是特别高,妈妈可以带宝宝回家自行调理。足月宝宝的黄疸值一般不超过12.9mg,早产的宝宝不超过15mg。如果只是稍微偏高,宝宝自己就能慢慢退黄。

不过,降黄疸也有几个常见的误区,很多妈妈都容易中招。

第一个误区,就是过度依赖益生菌。茵栀黄这种促排益生菌,虽然能帮宝宝降黄,但吃多了可不好。宝宝的肠道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过度依赖益生菌,可能会损伤肠道,影响发育。所以,益生菌虽好,可别贪杯哦。

第二个误区,是过度暴晒太阳。晒太阳确实能降黄,但小宝宝皮肤娇嫩,晒多了容易灼伤。而且,晒太阳时还得保护好宝宝的眼睛,别让强光给伤了。所以,晒太阳得适度,还得选对时间,比如早上或傍晚,阳光不那么强烈的时候。

第三个误区,是黄疸反反复复。在降黄疸的过程中,妈妈得密切关注宝宝黄疸的变化。如果黄疸值越来越高,或者反反复复,那就得及时就医了。特别是母乳性的黄疸,很多妈妈容易疏忽。如果怀疑是母乳性的,可以先停掉母乳,改吃奶粉,等宝宝黄疸正常了再喂母乳。

黄疸这事儿,可大可小。如果持续偏高,对宝宝的脏器、大脑都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妈妈们得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遇到宝宝黄疸高的情况,该就医就医,该调理调理。

总之,宝宝黄疸这事儿,妈妈们得保持冷静,科学应对。别盲目跟风,也别过度焦虑。多了解一些知识,多观察宝宝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