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这样吃美味又营养,家长必看

咱都知道,鸡蛋营养那叫一个丰富,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不过呀,不同的鸡蛋做法,营养价值可不太一样。

鸡蛋的吃法可多了去了。从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看,煮蛋能达到100%,炒蛋是97%,嫩炸的有98%,老炸的就只有81.1%啦;用开水、牛奶冲蛋是92.5%,要是生吃,那就只有30% - 50%。

烹饪方式大揭秘

对孩子来说,在煮蛋的方法里,蒸蛋羹和打蛋花汤最适合他们。为啥呢?因为这两种做法能让蛋白质变得松散,孩子特别容易消化吸收。不过这烹饪也有不少讲究。

蒸鸡蛋羹

搅拌蛋液的时候,得让空气均匀地混进去,而且搅拌时间不能太长。要是气温在20℃以下,搅蛋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大概5分钟,这样蒸好后会有那种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一样的孔眼;要是气温在20℃以上,时间就得适当短一些。还有哦,刚开始搅蛋的时候别放油盐,不然容易把蛋胶质破坏掉,蒸出来的鸡蛋羹就会又粗又硬;等把蛋液搅匀了,再加入油盐,稍微搅几下就放进蒸锅里,这样出锅的时候,鸡蛋羹就会特别松软。

打蛋花汤

在汤滚烫的时候,滴几滴醋进去,蛋汁一倒进水里,漂亮的蛋花就出现啦。

煮鸡蛋

关键得掌握好时间,一般8 - 10分钟就挺合适。要是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孩子吃了不好消化吸收;要是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会从松散变得紧密,同样也不容易被消化吸收。

煎鸡蛋

可千万别用大火,不然会损失好多营养。因为温度太高的时候,鸡蛋里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特别是那种颜色深、煎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得更厉害。不过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会变长,水分丢失得多,煎出来的鸡蛋发干,口感就不好啦。所以,煎鸡蛋最好用中火。

吃蛋三忌

鸡蛋忌与糖同煮

鸡蛋和糖一起煮,在高温作用下会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它会破坏鸡蛋里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还有凝血作用,吃到人体里会造成危害。要是想在煮鸡蛋里加糖,应该等鸡蛋稍微凉一点了再放进去搅拌,这样味道也不会变差。

炒鸡蛋忌放味精

鸡蛋里面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就会生成谷氨酸钠,有很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的时候要是放了味精,就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把鸡蛋的鲜味给破坏了。

冷水浸后熟鸡蛋忌存放

有些人喜欢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热膨胀系数不一样,让蛋壳容易剥落。不过这种做法可不卫生。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能让蛋里的水分不容易挥发,还能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的膜就被破坏了,蛋里气腔的一些气体会逸出来。这时候把鸡蛋放在冷水里,气腔里的温度会突然下降,还会形成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就会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里,放久了就容易腐败变质。

家长们,现在知道鸡蛋该怎么吃了吧,可别让营养悄悄“溜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