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补钙,避开这4种食物

有些人天天都在补钙,可还是缺钙,这是为啥呢?其实,日常饮食里有些食物堪称“抢钙高手”,会降低钙的吸收率,甚至把体内的钙“拐跑”,我们得留意这些食物。

这些食物会让钙悄悄流失

高盐食物

像加工零食、罐头、蘸料等都属于高盐食物。当人体摄入过多钠,身体在排出多余钠时,会连带损失一部分钙,每排泄1000毫克钠,就会消耗26毫克钙。长期高盐饮食,钙流失风险大增。

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克。要警惕零食、酱料里的“隐形盐”,查看外包装营养成分表中的钠NRV%。

含草酸多的食物

菠菜、苋菜、苦瓜等含草酸较多。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难以吸收的草酸钙,降低钙的吸收效率。

建议:蔬菜本身能补钙,烹饪含草酸多的蔬菜前,用沸水焯1分钟,可去除80%的草酸。

含磷高的食物

动物肝脏、花生、种子类、口蘑等含磷较高。磷和钙在人体内有合适比例,磷摄入过多会打破平衡,导致钙流失。

建议:成人每日适量吃瘦肉,少吃动物内脏;坚果每天吃一小把(净重约10克,选淡坚果)利于补钙。

高油脂食物

炸鸡、薯条、油条等高油脂食物,在体内会形成脂肪酸,与钙结合成难溶物质,影响钙吸收。

建议:油炸等高脂食品偶尔吃,别长期大量食用。

饮食补钙要避开3个误区

喝骨头汤补钙?错!

骨头汤钙含量低且不易吸收,反而会摄入大量脂肪和嘌呤,增加肥胖和痛风风险。

吃虾皮补钙?不靠谱!

虾皮钙含量虽高,但吸收难,且盐含量高,一般只在烧汤时加一小撮,不能靠它补钙。

吃芝麻酱补钙?不推荐!

芝麻酱钙含量是牛奶的10倍,但食用量有限,且100克芝麻酱中52.7克是脂肪,远超每日摄入标准。

这些才是真正的补钙“高手”

牛奶、奶制品

奶制品是补钙的最佳膳食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含104毫克钙,钙磷比例合适,利于吸收。每天喝300毫升牛奶,可满足一天钙需要量的3/10左右。喝牛奶不适可选酸奶或低脂奶酪。

豆类、豆制品

豆制品是平价补钙“战斗机”,钙含量比肉类高。黄豆钙含量达191毫克/100克,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钙含量更高。

维生素D、维生素K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K促进钙进入骨骼。老年人日照不足,可补充维生素D;多吃深色蔬菜可补充维生素K。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上午7 - 10时和下午4 - 7时(根据季节调整)是晒太阳最佳时段,每天晒20 - 30分钟(隔着玻璃无效),可主要晒后颈部和双手。

推荐饮食方案

成人补钙饮食组合:1盒250毫升牛奶、1盒约100毫升酸奶、300克绿叶蔬菜、10克坚果(一小把)、200克北豆腐(一副扑克牌大小),可根据个人习惯调整。

食物是钙的最佳来源,吃钙片无法替代。认准补钙“高手”,多晒太阳多运动,若需服用钙片,最好先咨询医生。这些补钙小知识,一定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