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里宝宝也会饿?孕妈必学:识别胎宝的“饥饿信号”
- 专题资讯
- 20天前
- 31热度
“一人进食,关乎两人健康”,这便是孕妈怀孕后的真实写照。怀孕之后,无论是家人还是孕妈自身,都对饮食问题格外上心。那些平时不爱吃、吃了会孕吐的食物,为了宝宝的营养,孕妈们也会强迫自己咽下去,生怕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宝宝发育。
但孕妈们或许未曾想到,宝宝即便在肚子里也会有饥饿感。一旦营养跟不上,宝宝会通过两种胎动方式向妈妈发出“饥饿信号”。
“饿”的胎动信号
剧烈且频繁的胎动
食物是生命的基础。成年人或许能忍受几顿不吃,但宝宝可一点都“扛不住饿”。当宝宝察觉妈妈没有在体内储存足够的营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这时,宝宝会在妈妈肚子里慌乱地“拳打脚踢”,以此提醒妈妈该进食了。只有孕妈去吃饭,宝宝才会停止动作。
不少孕妈都有这样的体验:早上想多睡一会儿、赖个床,却被肚子里的宝宝“硬生生”逼着去吃早饭,仿佛在说:“想睡?先吃饱了再说!”
胎儿过于安静
有些宝宝天生比较安静,即便饿了,胎动也不明显,这就容易被粗心的孕妈忽略,导致宝宝没能及时获得营养。时间一长,宝宝会减少活动。一方面,是因为之前频繁胎动消耗了太多精力;另一方面,宝宝的身体感知到“危机”,为了减少能量消耗,会进入“睡眠模式”,等待下一次能量补充。
其实,除了上述两种情况,还有其他表现也暗示宝宝饿了。怀孕期间,宝宝和孕妈共用一套身体机能,孕妈肚子饿或者没吃饱,宝宝自然也不会有饱腹感。遇到这些情况,孕妈都要及时摄取食物。
避免宝宝挨饿,孕妈这样做
让宝宝挨饿的关键并非妈妈吃多吃少,而是宝宝所需的营养摄入不足。为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孕妈需要科学饮食。
多吃“超级食物”
孕妈要多吃12种对怀孕有益的超级食物,如鱼、坚果、蔬菜、牛油果、鸡蛋、酸奶、蓝莓、豆类、亚麻籽、橄榄油、豆腐、燕麦粥。这些食物既不容易让孕妈发胖,又能充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养成少食多餐习惯
孕妈要有意识地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通过间隔较短的持续供能,让宝宝不容易饿到。
注重进食方式
饮食可以采用啜饮或者蘸食的方式,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样能为宝宝提供更充足的营养。
如果孕妈在整个孕期都注重通过饮食的多样性来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就无需再担心宝宝会挨饿了。愿每一位孕妈都能科学饮食,让宝宝在肚子里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