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宝宝反应变迟钝?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信号

宝宝突发性耳聋,这一健康问题正悄然引起关注。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宝宝突发性耳聋呢?病毒入侵是重要诱因之一。当病毒侵入内耳,会引发病毒性迷路炎,进而损害内耳的感觉细胞,导致宝宝出现耳聋、耳鸣等症状。此外,一些诱发因素也不容忽视,像宝宝受冷、受热,过度疲劳,精神处于激动状态,出现过敏反应以及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引起神经紊乱,致使内耳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最终造成听力下降。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惕。在为数不多的患者中,仅有少数不经任何治疗就能自然缓解甚至恢复听力。而大多数患者若不进行恰当处理,听力往往难以挽回,这无疑给宝宝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前,针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要采用血管扩张剂,其作用是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同时,还会适当辅以维生素、激素类及神经营养药物。不过,这些治疗措施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切不可自行用药。在宝宝发病期间,要让其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 20° - 30°角。还要提醒宝宝不要擤鼻、打喷嚏及用力咳嗽,同时安抚好宝宝的情绪,避免其急躁。在原因尚未查明之前,要严格控制宝宝水和食盐的摄入量。

由于宝宝年龄小,很多时候无法主动表达自己的不适。这就要求家长们格外细心,如果发现宝宝反应变得迟钝,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带宝宝到医院查明原因。千万不能等待、观望,更不能放弃治疗。临床上有不少案例,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宝宝最终变成了永久性耳聋,这将是家庭难以承受之痛。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密切相关,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发病一周内及时接受治疗的,约 80%的病人可以恢复听力;发病两周后再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超过 1 个月,听力恢复的几率将大幅降低。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为宝宝的听力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