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必须治疗的八种疾病

在计划开启妊娠之旅前,务必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若自身患有以下疾病,建议先治愈后再考虑怀孕。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以免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

心脏病

有呼吸困难、易疲劳、心慌心悸等症状的人,应进行心脏检查。若确诊为心脏病,应在妊娠前接受治疗。妊娠期间,女性全身血容量较未孕时显著增加,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分娩更是一项耗费体力的任务,心脏负担极重。孕前心脏功能越差,孕后出现问题的风险就越高。心脏病严重的女性怀孕后,早产或死产的风险较大,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因此,这类女性不宜怀孕。

不过,在心脏病中,如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心脏畸形等,若症状不严重,日常生活无碍,仍可考虑受孕。但这类女性的妊娠风险高于普通健康人。若计划怀孕,务必选择有心脏病专业医生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评估心脏状况,并在必要时接受医生的生活指导。

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妊娠期间通常不会受到疾病影响,但分娩或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因此,分娩后应立即给宝宝接种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或选择放弃母乳喂养。对于迁延型慢性肝炎患者,若病情轻微、肝功能正常、年轻且体质良好,经过适当治疗,可以考虑妊娠。但妊娠后应坚持高蛋白饮食,充分休息,加强孕期监护,必要时住院观察。

肾脏病

肾脏病患者怀孕后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随着症状加重,可能出现流产或早产等现象。是否可以妊娠、分娩,需根据肾脏病的程度和症状与专业医生商量,并在未取得医生许可前进行避孕。肾脏病治愈后,也应观察一段时间,并在医生同意后再考虑怀孕。

结核病

如有持续低热、容易疲劳、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结核病的治疗需在使用抗生素等疗法的同时,摄取充足营养,安静休息,保持生活规律。重症患者可能需进行手术,治愈后可以考虑妊娠和分娩。

贫血

妊娠前若发现贫血,应首先查明原因,确认贫血类型,并积极调理。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铁元素和蛋白质,或服用铁剂,待贫血基本治愈后再考虑怀孕。

高血压

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计划妊娠的女性,尤其是家族有高血压病史者,应测试血压。高血压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危险,但患者并非不能妊娠,只是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且多为重症。

通过体检发现高血压的人,需请专家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适当治疗,以决定能否妊娠。在医生允许下,才可以考虑妊娠。妊娠前虽有高血压但程度轻、病程短的女性,应注意生活起居,充分摄取高蛋白饮食,控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劳、睡眠不足和精神紧张,争取在妊娠前使血压恢复正常,且年龄不宜过大。若需使用降压药,应选择适合孕妇的安全药物。

糖尿病

糖尿病是给妊娠带来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身患糖尿病的孕妇患高血压疾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4倍,且怀孕期间胎儿可能生长过大,给分娩带来困难。糖尿病孕妇的流产、死产和畸形儿概率较高。但只要在妊娠前接受适当治疗,妊娠期间严格遵守医生指示,也可顺利分娩。

患有糖尿病的妇女应首先进行各种检查,确定是否可以计划受孕。妊娠后,孕妇应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并定期到医院检查,密切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若发现孕妇病情加重或胎儿异常,应酌情考虑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