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误区大揭秘,新手爸妈必看!

对于各位父母来说,宝宝的饮食问题那可是重中之重。只要宝宝稍微吃得不好,或者某顿饭不爱吃,不少父母就慌了神,觉得宝宝是厌食了,得赶紧就医治疗。其实,这很多时候都是走进了误区。下面就来给各位爸妈好好唠唠,在宝宝饮食方面都有哪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解一:食欲不好就是厌食

医学上对宝宝厌食症的诊断可是有明确标准的。首先,厌食时间得达到6个月及以上;其次,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70% - 75%,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5%,3岁以下宝宝每天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克;再者,身高、体重均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平均水平(遗传因素除外),而且在厌食期间身高、体重都没增加;另外,味觉敏锐度降低,舌菌状乳头肥大或萎缩;最后,一般的厌食时间要持续2周以上。这么一看,很多宝宝所谓的“饮食问题”,根本达不到“厌食”的标准,更谈不上患了“厌食症”。所以,爸妈们别一看到宝宝食欲不好就紧张兮兮的。

误解二:偶尔不吃某种食物就是偏食

宝宝偏食或者不吃某种食物,原因可多了去了。有可能是食物的口味不适合宝宝,就像有些宝宝不喜欢苦味的食物;也有可能是食物的色泽不够吸引宝宝,毕竟小宝宝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更感兴趣。还有的宝宝,刚开始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吃得很少,父母就觉得宝宝不喜欢,以后就不再买这种食物了。时间一长,宝宝自然就养成了不吃某种食物的习惯。所以,不能因为宝宝偶尔不吃某种食物,就认定宝宝偏食。

误解三:宝宝食量理应越来越大

很多人觉得,随着宝宝年龄增长,食量肯定会越来越大。其实,宝宝今天吃得多一点,明天吃得少一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宝宝短时间内食欲欠佳,有很多原因。比如宝宝生病了,像感冒的时候,食量就会减少;胃部着凉或者吃了太多冷食,也会不爱吃饭;要是摄入过多食物或者高热量食物,导致积食,宝宝也会没胃口;还有宝宝运动过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食欲下降,甚至根本不想吃东西。所以,爸妈们别一味地要求宝宝每顿都吃很多。

误解四:强迫与引诱

当宝宝不吃饭或者不愿吃某种食物时,有些父母就着急了,采取强迫手段,像“填鸭式”地把食物强行塞进宝宝嘴里。还有些父母,用引诱的方法诱导宝宝进食,比如“吃完了,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再吃一口,爸爸给你买个玩具”。其实,强迫宝宝吃饭不仅达不到目的,还可能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适当鼓励宝宝倒是不错,比如宝宝吃得好的时候,表扬他几句,让他心情愉悦,这对增强食欲有一定帮助。但如果经常用引诱的办法,慢慢就会失去效果。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家长们在宝宝吃饭问题上常见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爸妈能好好看看这篇文章,这对宝宝的成长很有帮助。很多时候,宝宝出现厌食、挑食等问题,都是喂养误区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学会科学喂养宝宝,让宝宝健康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