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到底有多可怕?听听医生怎么说

生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小心翼翼地忌口,生怕吃了所谓的“发物”让病情加重。发物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其实,这得从中医对疾病复发原因的理解说起。
中医讲究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要平衡。如果有什么东西打破了这个平衡,不管是感染、食物、劳累、药物、情绪还是环境,都可能让旧病复发。食物导致的复发,中医叫“食复”,主要是因为两种情况:一是食物帮助了“邪气”,二是食物伤害了“正气”。比如,生病是因为受寒,这时候再吃凉性食物,就可能让病情反复。

大米、小米也是发物?

甜甜是个10个月大的宝宝,受凉后开始拉肚子,每天拉七八次,大便像蛋花一样。妈妈给他喂了蒙脱石粉和益生菌,但效果不太好,就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开了三剂中药,病情很快好转。可是停药两天后,甜甜又开始拉肚子了。原来,妈妈给宝宝熬了小米粥。小米性凉,能清热,但宝宝是受寒引起的腹泻,吃小米粥就像在雪上加霜。相反,如果宝宝是湿热引起的腹泻,吃小米粥就合适了。所以,同样是腹泻,不同的原因,对小米和大米的反应也不同。

荔枝也是发物?

小明是个7岁的男孩,因为皮肤紫癜和关节肿痛被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这种病和食物过敏有关。经过治疗,症状缓解了,但三天后小腿又出现大面积紫癜。医生发现,三天前小杰吃了好多荔枝。荔枝性温,容易引起血热。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是因为血热导致的,所以小明吃荔枝就让病情加重了。

鸡汤也是发物?

萌萌是个3岁的女孩,因为发热咳嗽被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治疗后,热退了两天又开始高热,咳嗽也加重了。医生检查发现肺部炎症好转了,但病情却反复了。原来,萌萌妈妈觉得孩子病后虚弱,给她炖了老母鸡汤。鸡汤虽然滋补,但对孩子来说,脾胃虚弱,吃肥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正气恢复,导致病情反复。

总结

发物到底能不能吃,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病情、病势和病性来判断。生病的时候,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恢复正气。如果吃了不合适的食物,可能会帮助邪气或者伤害正气,导致病情反复。所以,生病的时候,最好听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避免吃可能加重病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