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能刷牙?听听医生怎么说

“产后不能刷牙”?老说法的坑,别再跳了

“产后不能刷牙”的说法,根源是老一辈的生活条件限制。以前没有软毛牙刷和温水保温设备,产妇生产后身体虚弱,用硬牙刷、冷水刷牙,确实容易刺激牙龈、受凉感冒。再加上孕期激素变化本就会让牙龈变脆弱,一旦刷牙出血,就被误传成“刷牙伤牙”“会落病根”。

但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产后不仅能刷牙,还必须刷!产妇产后雌激素水平高,口腔血管扩张,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细菌繁殖速度是平时的2-3倍。如果不刷牙,轻则引发牙龈炎、口臭,重则导致龋齿、牙周炎,严重时细菌还可能通过血液影响母乳质量,反而对宝宝不利。

张姐见过最夸张的案例:一位产妇听了婆婆的话,产后两周没刷牙,最后牙龈肿得像水泡,连吃饭都疼,只能抱着宝宝去看牙医。“产后牙齿松动、牙龈出血,根本不是刷牙导致的,而是激素变化和口腔卫生差的锅。”

产后刷牙,医生只强调这3个“对”

1. 工具选对:软毛、小头是核心

产后牙龈敏感,硬毛牙刷很容易戳出血。建议选“超软毛+小头”的产妇专用牙刷,刷毛要像棉花一样柔软,刷头能灵活伸进后牙缝隙。牙膏选温和的含氟牙膏就行,不用特意买“月子专用牙膏”——普通含氟牙膏的防蛀效果,反而比噱头大于实用的月子牙膏更靠谱。

如果产后几天实在没力气刷牙,或者侧切、剖腹产伤口疼得没法起身,可以先用“无菌纱布+温水”擦牙:把纱布蘸温盐水拧干,轻轻擦拭牙齿表面和牙龈,每天2-3次,既能清洁又不费力。

2. 方法做对:温水轻刷,别用“狠劲”

水温一定要控制在37℃左右,和体温接近,避免过冷过热刺激牙龈。刷牙时用“巴氏刷牙法”:刷毛和牙齿呈45度角,轻轻旋转刷牙,每个牙面刷30秒,整个过程控制在2分钟以内,力度轻到“像刷豆腐”,别用拉锯式的硬刷。

张姐特别提醒:产后前几天如果牙龈容易出血,不用慌,这是激素影响的正常现象,坚持轻刷3-5天,出血情况会慢慢缓解。如果出血持续超过一周,或者刷完牙后牙龈一直红肿,一定要及时去看牙医,别硬扛。

3. 频率记对:早晚必刷,饭后漱口

产后新陈代谢快,进食次数也多(比如母乳喂养的妈妈,每天要吃5-6顿),光早晚刷牙不够。建议每次吃完东西后,用温盐水或漱口液漱口30秒,把食物残渣冲掉。如果吃了甜食、黏性大的食物(比如汤圆、年糕),最好用牙线轻轻清理牙缝,避免残渣残留。

这里分享个张姐的小窍门:可以在卧室放一瓶温盐水和漱口杯,喂奶后不用跑卫生间,坐在床上就能漱口,特别适合刚生产完行动不便的妈妈。

产后何时开始刷牙

顺产妈妈:分娩当天即可刷牙,体质虚弱妈妈可用温盐水漱口过渡,产后第2-3天开始刷牙。剖宫产妈妈:术后清醒后即可用漱口水,24小时后可坐起刷牙

这些信号要警惕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牙龈持续出血超过3天

牙齿松动感明显加重

口腔溃疡一周未愈合

资料来源参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