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袭别慌张,教你判断孩子是否“中招”

甲型流感病毒是常见的流感病毒类型,它有个让人头疼的特点——特别容易发生变异。而且,冬春季节简直就是它的“活跃期”,这两个季节甲流高发。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还在发育阶段,就像小树苗还没长成参天大树,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了甲流的高发人群,一旦感染,症状往往比成年人更严重。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甲型流感呢?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这个事儿。

判断孩子是否患甲流的依据

症状表现

甲型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要厉害得多。孩子一旦感染,通常会出现高热,体温能飙升到 39°C 甚至更高,同时还伴有咳嗽、喉咙像被火烤一样疼痛、脑袋像被重物压着似的头痛、浑身肌肉酸痛、一点力气都没有等表现。要是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而且症状还在不断加重,那就得警惕是不是甲型流感在作祟了。另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等胃肠道方面的症状。

接触史

如果孩子近期和甲型流感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比如拥抱、握手,或者一起吃饭共用餐具,又或者孩子所在的地方是甲型流感流行的区域,像班级里有同学确诊甲流了,那孩子感染甲流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属于高风险接触人群。

发病季节

甲流特别喜欢在冬春季节“搞事情”,如果孩子在这两个季节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那感染甲流的概率就会相对较高。

相关检查

这可是确诊甲流的“金标准”。医生一般会采集孩子鼻腔或者咽部的标本进行检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要是检测结果显示阳性,那就能确定孩子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

孩子易感染甲流的行为

接触患者

孩子和甲流患者近距离接触,就像给病毒打开了进入身体的大门,拥抱、握手或者共用餐具等行为,都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

不注意个人卫生

小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小手一会儿摸摸门把手,一会儿玩玩玩具,这些物体表面可能都附着着病毒。如果孩子不及时洗手,在吃东西、揉眼睛、抠鼻子的时候,病毒就会顺着这些动作进入体内。

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孩子使用了被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毛巾、纸巾、玩具等物品,病毒就会趁机“钻进”孩子的身体。

在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学校、幼儿园、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就像病毒的“大集市”,孩子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停留,感染甲流的风险就会直线上升。所以,要尽量减少孩子在人群密集场所的停留时间。

判断孩子是否感染甲型流感,需要从接触史、发病季节、症状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而孩子与甲流患者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场所逗留、不注意个人卫生、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行为,都可能让他们染上病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培养孩子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