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DHA、叶酸、钙等营养补充刻不容缓,错过影响宝宝一生发育

DHA的补充对宝宝视力和大脑发育益处多多,若条件允许,孕妈妈可从孕6月开启补充之旅。同时,缺锌会阻碍DNA(脱氧核糖核酸)和含金属酶的合成。要知道,人体内DNA的制造、修复及功能发挥都离不开锌,在孕期细胞快速增殖阶段,充足获取锌尤为重要。这里要说明一下,DNA是人体自身物质,无需额外补充,我们重点探讨孕期各类营养素的补充。

营养素补充详述

DHA

补充DHA的黄金时段为孕中晚期(孕20周后)至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此阶段是胎宝宝大脑中枢神经元分裂与成熟最为迅速的时期,对DHA的需求量达到峰值。宝宝出生后,妈妈持续补充DHA,还能通过乳汁将这份营养传递给宝宝。

叶酸

叶酸对于孕妈妈而言并不陌生。在孕早期,若叶酸缺乏,极有可能致使胚胎分化过程出现异常,大幅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几率。国家明确规定,备孕期(孕前3个月)或者怀孕初期(孕后3个月)需补充叶酸。除了遵医嘱服用医生开具的叶酸片外,孕妈妈还应尽量多摄入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绿色蔬菜、柑橘、酵母、鸡蛋等。

铁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参与血红蛋白的生产。孕妈妈缺铁,不仅自身健康受损,胎儿的发育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怀孕后,由于体内孕育着新生命,孕妈妈的血液量会比未怀孕时增加五成,这更容易引发缺血性贫血。若贫血情况严重,临产时还可能出现大出血的危险状况。除了服用补铁剂,孕妈妈可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豆制品等含铁量较高的食物。

孕妈妈生产的过程,本质上是DNA重新复制、翻译和转录的过程。锌是DNA聚合酶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聚合酶又是DNA复制不可或缺的物质。孕期缺锌,会加大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早产、流产的风险。孕妈妈可多吃牡蛎、动物肝脏、肉类、鱼类、蛋黄、奶、虾皮、紫菜等含锌量较高的食物。

钙是人体骨骼的关键组成部分。孕妈妈怀孕后缺钙,会导致自身骨质疏松,增加患软骨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和牙齿发育。所以,孕妈妈需重视钙元素的补充。

维生素A

维生素A能够促进胎儿心脏发育,预防胎儿先天性视力障碍,还能提高孕妈妈的免疫力。若缺乏维生素A,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胎。孕妈妈可多吃胡萝卜、西红柿、草莓、菠菜、韭菜、油菜等食物。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提升胎儿脑功能的敏锐性,对胎儿的造血系统和机体抵抗力的增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缺乏维生素C,胎儿容易出现坏血病。水果通常富含维生素C,孕妈妈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若缺钙,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诱发先天性佝偻病。一般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需同步进行。孕妈妈可多吃海鱼、动物肝脏、鸡蛋、牛奶,并多晒太阳。

不饱和脂肪酸

很多孕妈妈对不饱和脂肪酸不太了解。不饱和脂肪酸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DHA,属于OMEGA - 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脑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补充DHA对胎儿大脑发育有一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