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曝光的婴幼儿食品钠超标,还有哪些能信
- 母婴知识
- 2小时前
- 8热度
“刚给娃囤的米饼,居然钠含量超标 3 倍!” 闺蜜刷到避雷视频气的发抖,最近接连曝光的婴幼儿食品钠超标事件里,不少贴着“宝宝专属”“低盐配方” 的网红辅食纷纷翻车 —— 某品牌蝴蝶面每 100 克钠含量达 580 毫克,远超国标上限;宣称“无盐”的肉松,实则一勺就含 200 毫克钠。

这些食品最易踩雷
1. 婴幼儿肉松/鱼松
看似健康的肉松竟是“含钠大户”,为改善口感常大量添加食盐、酱油、味精。某知名品牌肉松的钠含量高达每100克含1200毫克,宝宝吃20克就接近每日钠适宜摄入量。
2. 宝宝面条/磨牙棒
为延长保质期和增加风味,不少产品会额外加盐。某款畅销磨牙棒钠含量达每100克400毫克,相当于宝宝吃一根就摄入1克盐。
3. 果蔬泥/酸奶溶豆
甜味食品也可能含钠!为平衡甜度,部分产品会加入食盐调味,家长容易因“不咸”而放松警惕。
-
6-12月婴儿:每日钠适宜摄入量350毫克(约0.9克盐) -
1-3岁幼儿:每日钠适宜摄入量700毫克(约1.8克盐)
前段时间翻车的某款宝宝酱油,每 15 毫升含钠 650 毫克,宝宝一顿饭加 1 勺就超标大半。更坑的是 “隐性钠”—— 味精(谷氨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里都藏着钠,就算包装写 “无盐”,也可能钠含量爆表。

营养成分表:认准 “钠含量” 和 “警示语”
新国标要求营养成分表必须标注钠含量,还得加 “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的警示语。重点看这两项:
钠含量:选每 100 克 / 100 毫升钠含量≤100 毫克的,越低越好。比如某款宝宝溶豆,每 100 克钠含量仅 18 毫克,就很安全;
NRV% 值:指每 100 克食品提供的钠占每日推荐量的比例,给宝宝选的食物最好≤5%,超过 10% 就要慎买。别被 “钠减少 25%” 这种宣传骗了 —— 可能只是比自家高钠产品少一点,实际含量还是超标。一定要看具体数值,而不是百分比。
这些 食品千万别碰
就算学会了选品,有些食物也绝对不能给宝宝吃:
- 加工肉制品(香肠、火腿、培根):钠含量普遍超 2000 毫克 / 100 克,还含亚硝酸盐;
- 成人零食(薯片、饼干、辣条):高盐高糖高油,对宝宝肠胃和肾脏都是负担;
- 调味酱(酱油、蚝油、豆瓣酱):就算是 “儿童酱油”,钠含量也不低,1 岁内最好不加,1-3 岁也尽量少用。
其实宝宝的味蕾很敏感,天然食物的味道就很美味。与其花大价钱买 “网红辅食”,不如多花点时间看标签、选食材。毕竟对宝宝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