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小儿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
- 健康知识
- 2025-09-03
- 84热度
在很多人印象里,心律失常是成年人的常见问题,但实际上,儿童也会遭遇心律失常的困扰。由于儿童体质相对脆弱,心律失常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大,所以及时发现和判断至关重要,这是及时治疗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心律失常都有哪些类型。
窦性心律失常
小儿心脏窦速的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 - 100次,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属于窦性心律失常。要是心率过高,就是窦性心动过速,像孩子过度运动、兴奋、紧张、疼痛、哭闹,或者有直立调节障碍时,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心率过低则是窦性心动过缓,常见病因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比如孩子睡眠时、屏气、呕吐、晕厥,或者胃显著扩张、颅内压增高、做压舌板检查咽部、压迫颈动脉窦或眼球等。

游走性心律
这种心律失常的起搏点会在窦房结内,或者在窦房结到房室结之间游走,导致心脏不规则激动。它的症状和窦性心律不齐有点像,家长要注意辨别。
窦房传导阻滞
也叫窦房阻滞,通常是因为窦房结周围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间接病因有洋地黄中毒、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还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新生儿窦房结功能不良等。

窦性静止
当窦性静止超过3秒,意味着窦房结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发出激动。主要病因包括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洋地黄中毒、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电解质紊乱以及新生儿窦房结功能不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这个病会明显影响各器官的供血,像脑、胃等。心肌供血不足时,孩子会感觉乏力、脸色苍白、胸痛、心悸、手脚发凉;脑缺血则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突然晕厥、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阿 - 斯综合征发作,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除了上面这些,小儿心律失常还有其他类型,比如过早搏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Q - T间期延长等。
需要提醒的是,实际病情必须由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并采取专业治疗手段。儿童往往没办法准确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难清晰表达身体的不适。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心律失常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