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注意!这三种情况下的奶是“热奶”,千万别马上喂宝宝

专家表示,对于哺乳期的妈妈而言,充足的乳汁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保障。而要维持乳汁的充足供应,除了保证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外,情绪的稳定同样不容忽视。

精神和情绪的波动会对乳汁分泌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妈妈们最好避免炒股或参与其他可能致使情绪大起大落的活动。日常应注重张弛有度,不妨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在悠扬的旋律中放松身心;读几本好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汲取智慧与宁静;适当做一些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通过这些方式稳定情绪,尽量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这对保证乳汁分泌的质和量都有着积极作用。

在饮食方面,妈妈们也要格外用心。多喝水和牛奶,能够为身体补充充足的水分和钙质。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多吃动物性食品、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此外,海带、紫菜、虾米等海产品富含钙和碘,适量食用有助于满足妈妈和宝宝的营养需求。

然而,哺乳过程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妈妈们警惕,以免产生“热奶”,影响宝宝健康。

房事后不宜立即哺乳。我国古代众多医书均有记载,乳母性生活后不可马上喂奶。因为性生活时乳母会处于兴奋状态,中医认为“相火内动”,会影响乳汁质量,对婴儿不利。实际上,人在情绪变化时,体内代谢与安静状态不同,必然影响乳汁质量,此时哺乳不利于宝宝健康。

浴后也不宜马上哺喂。冬天,许多哺乳期妈妈喜欢洗完热水澡后暖融融地抱起宝宝喂奶。但专家指出,妈妈刚洗完热水澡,体热蒸腾,乳汁被热气侵袭,此时哺喂“热乳”可能伤害婴儿。古代育儿指南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乳母应“定息良久”,再“捏去‘热乳’,然后乳之”。

同样,夏天妈妈用冷水洗澡,母体血脉受冷收缩,母乳的质和量可能发生变化,婴儿食用后易产生不适。另外,婴儿洗澡后也不宜马上喝奶,因为小儿气息变化,气息未定时喂奶会使脾胃受损,甚至可能患上赤白痢疾。所以,凡是洗浴之后,都应休息一段时间,等气息平定下来,轻揉乳房后再喂奶,以确保婴儿安全无病。

走得太急也不能马上喂奶。一般休完产假,有些妈妈会继续给宝宝哺乳,下班后急急忙忙赶回家。专家提醒,这种情况下也会产生“热奶”,建议不要一回家就马上喂奶,最好歇15 - 20分钟后再喂。

哺乳期的妈妈们要牢记这些要点,为宝宝提供健康、优质的乳汁,助力宝宝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