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坐月子,这些老禁忌该“下岗”啦

“三伏天坐月子,别人吹着空调惬意地吃着西瓜,我却只能裹着长袖长裤捂汗,热得苦不堪言。”
“我比你还惨,婆婆坚持说月子里不能洗头,现在我的头发油得能炒菜,头皮痒得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
“我老公偷偷开空调想让我凉快凉快,结果被婆婆逮个正着,直接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不懂疼媳妇。”

每年夏天,类似的吐槽在妈妈群里层出不穷,成了独特的“夏日风景”。

坐月子本就是产妇身体最为虚弱的时候,又恰逢一年中最酷热的三伏天,其中的煎熬可想而知。更让人无奈的是,老一辈那些所谓的“坐月子禁忌”,打着为产妇和新生儿好的旗号,实际上却可能对她们造成伤害。

禁忌一:捂月子

“月子里不能见风,必须裹得严严实实!”很多老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觉得这是坐月子的铁律。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都要求产妇穿着长袖、戴着帽子,甚至盖上厚被子。门窗也紧紧关闭,仿佛要把外界的空气彻底隔绝。

然而真相是,过度捂热,后果不堪设想!产后妈妈身体虚弱,毛孔张开,极易出汗。要是再捂得密不透风,室内温度过高,汗液就无法正常蒸发。

轻者,产妇会感到胸闷气短,浑身难受;重者,很可能会中暑,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室温控制在26 - 28℃,空调可以开,但出风口不要对着产妇和新生儿;电扇也能用,只要不直吹人体。穿透气棉质衣物,选择薄款长袖长裤,避免关节受凉,出汗后及时更换,保持身体干爽。

禁忌二:不能洗澡洗头

“月子里洗头会头疼,洗澡会进风,坚决不能洗!”要是真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那身体得脏成什么样?头发打结成一团,皮肤瘙痒难耐,整个月子都会过得烦躁不安。

过去条件有限,很多老人在月子期间不注意卫生。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种观念就该改变了。

真相是,产后清洁比平时更重要!产妇分娩时大量出汗,再加上排恶露、乳汁分泌,身体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

若不及时清洁,不仅自己不舒服,还可能在喂养或护理新生儿时,将细菌传递给他们,影响母婴健康。

正确做法:产后3 - 5天,顺产妈妈就可以洗头洗澡;剖腹产妈妈需等伤口愈合后再洗。水温控制在38 - 40℃,洗完迅速擦干、吹干,避免着凉。洗澡时一定要用淋浴,不可坐浴。

禁忌三:必须大补特补

“月子里要喝浓汤下奶,鸡汤、鱼汤、猪蹄汤,顿顿不能少!”很多老人把“喝汤”当作坐月子的重中之重,每天变着花样熬汤。老人的心意是好的,想让产妇快速恢复身体,但做法却适得其反。

产妇身体虚弱,肠胃功能尚未恢复,乳腺也不通畅。此时大补特补,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浓汤油腻,会加重肠胃负担,还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导致乳腺堵塞。

正确做法:产后第一周,清淡饮食比大补更重要。喝小米粥、蔬菜汤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肠胃恢复。想喝肉汤,可选择清淡的鱼汤,有泌乳作用。整个月子期间要循序渐进地进补,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调整月子餐,荤菜每天不超过200克,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写在最后:月子坐得好,对女人来说就像一次新生。所以,老一辈的这些月子禁忌就别再盲目遵循了。月子的核心是休息和恢复,怎么舒服怎么坐,才能让产妇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