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别焦虑!宝宝偏头有办法,圆润头型这样“睡”出来

新生儿头顶与后脑勺那两处柔软之地,名为囟门。通常而言,宝宝在6个月内后囟门会完成闭合,前囟门也会在18个月之前闭合,不过这仅仅是参考时间,毕竟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在囟门尚未闭合的阶段,这两块头骨质地柔软,具备极强的可塑性。新生儿由于自主翻身能力尚未发育,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躺卧状态。若身体某个部位长期承受较多压力,就极易出现扁头、偏头的情况。看着宝宝原本圆润的小脑袋逐渐变了形,新手爸妈们往往心急如焚,那么宝宝睡偏头了究竟该怎么办呢?

一,调整睡觉与活动位置。一般来说,宝宝习惯朝着妈妈的方向睡觉,也喜欢对着灯光睡。倘若妈妈不注意定期调换宝宝睡觉的位置,久而久之,经常受压的那一侧头部就会逐渐变扁。所以,妈妈要时常改变宝宝的睡觉方位,即便宝宝醒着的时候,也别让他总是固定睡在同一侧。同时,还可以适当移动灯的位置,引导宝宝变换睡眠方向。

二,喂奶注意换边。躺着喂奶时,不要每次都只喂一侧,这次喂左边,下次就换右边。而且,无论是躺着喂还是坐着喂,都要注意左右交替,确保宝宝头部受力均匀。

三,变换环境布置。改变房间里玩具或张贴画的位置,让宝宝轮换睡婴儿床的两头,或者不时移动婴儿床的位置。这样能鼓励宝宝转头注视不同方向,吸引他的注意力。也可以找一个宝宝感兴趣的玩具,放在偏头相对的另一侧,和他说话、逗他玩,引导他主动转头。

四,增加趴卧时间。睡觉专家通常建议宝宝平躺,但这样即便不偏头,头型也容易睡扁。所以,在宝宝醒着的时候,要多让他趴着。趴卧不仅能锻炼宝宝抬头、翻身和爬行的能力,还能使头型更加圆润。

五,按摩颈部肌肉。宝宝睡偏头后,头部较扁一侧的颈部肌肉往往比另一侧更紧张,这使得宝宝很难自行调整头部着力点。此时,按摩较扁一侧的颈部肌肉,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帮助宝宝恢复头部平衡。

六,巧用米袋辅助。手缝一个小袋子,选用柔软的纯棉布料,适当做大一些。将适量大米在锅里炒熟后装入袋中,扎紧袋口,再用两层棉布包裹,防止漏米。宝宝睡觉时,将米袋垫在较扁的一侧,迫使他头转向另一侧,让另一侧头骨均匀受压,从而慢慢纠正偏头。

不过,如果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纠正宝宝偏头睡的情况,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和强行纠正。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头型会慢慢改善,而且等宝宝头发变密后,偏头的情况也不太容易被看出来。放宽心,用科学的方法和满满的爱,陪伴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