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期发脾气怎么办?爸妈这样做更轻松
- 早期教育
- 7天前
- 29热度
当孩子进入学步期,也就是大概一岁半左右,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开始频繁地说“不”了。这可把不少父母给难住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叛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阶段,他们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这是他们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孩子为啥开始说“不”?
孩子在一岁半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他们发现,说“不”是一种很有力的表达方式,可以拒绝大人的建议和指示。其实,在这之前,孩子可能已经用一些无声的方式表达过反抗了,比如推开汤匙、扭头拒绝喂食,或者挺直身体拒绝被抱起来。但当他们学会用语言说“不”时,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管大人说什么,他们的回答可能总是“不”。

父母该怎么应对?
孩子这种反抗行为,让很多父母感到困惑,甚至有点恼火。但其实,这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体现,他们想自己做主,想参与到决策中来。父母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
-
不要过度反应:当孩子说“不”时,父母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生气。有时候,孩子只是在测试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的反抗会有什么效果。父母可以简短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行,或者适当妥协,但不要总是和孩子对着干。
-
理解孩子的意图:孩子反抗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真的不想做某事,有时候他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要耐心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用更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
-
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因为某件事而反抗,父母可以尝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孩子不想穿鞋子,你可以用一个有趣的玩具或游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忘记刚才的反抗。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除了说“不”,学步期的孩子还可能会发脾气。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挫折,比如玩具拿不到,或者拼图拼不进去。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旦达不到期望,就会感到失望和愤怒。有时候,他们的怒气甚至会指向父母,比如妈妈不肯打开冰箱门,或者爸爸把土豆切成了两半。

父母在面对孩子发脾气时,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冷静,不要试图去安抚孩子。孩子的怒气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发脾气而过于焦虑,也不要过度关注。有些父母认为发脾气是孩子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应该帮助孩子冷静下来;而有些父母则认为应该惩罚孩子,因为发脾气是孩子难以相处的迹象。但其实,过度的关注,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能让孩子更频繁地发脾气。
父母的应对策略
-
保持冷静: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孩子的怒气所影响。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父母不要过于焦虑。
-
不要过度关注: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要总是去安慰或者惩罚,有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发脾气没有引起大人的关注时,他们就会逐渐减少这种行为。
-
事后安抚:虽然在孩子发脾气时不要过多干预,但事后可以适当安抚孩子,让他们知道父母还是爱他们的。比如,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可以抱抱他们,或者用温柔的声音安慰他们。
-
引导情绪表达:父母可以教孩子用更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孩子生气时,可以教他们说“我生气了”,而不是通过发脾气来表达。
孩子的反抗和发脾气是成长的一部分
学步期的孩子反抗和发脾气,虽然让父母感到困惑和烦恼,但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导他们。通过这个阶段,孩子会逐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与人相处,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总之,学步期孩子的反抗和发脾气是他们独立意识的体现,父母要保持冷静,理解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这样,孩子不仅能更好地表达自己,还能在父母的爱和引导下健康成长。希望这些小建议能帮助到每一位父母,祝大家都能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个有趣的成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