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娃还追着喂?巧用“家庭育儿会议”解决多代同堂育儿难题

“孩子都8岁了,奶奶还追着喂饭。跟奶奶说了无数次让孩子自己吃,奶奶却总说‘不喂就饿着’,现在孩子吃饭越来越依赖人了!”家长王哥的这番烦恼,说出了很多多代同堂家庭面临的育儿矛盾。其实,并非老人故意“添乱”,而是家庭缺乏统一的育儿共识。“家庭育儿会议”就是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好办法,艺博教育就曾帮助不少家庭通过这种方式化解了矛盾。

定“轻松基调”,拒绝“批斗会”

选一个全家都放松的时间来召开会议,比如周末晚餐后。不要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说“今天说说喂饭的事”,可以先聊些开心的话题,像“孩子这周在学校得了小红花”。等气氛轻松了,再自然过渡到“咱们聊聊怎么让孩子吃饭更独立,大家都说说想法”。

王哥第一次开家庭会议时,直接指责奶奶“惯坏孩子”,奶奶当场就哭了,会议也不欢而散。后来他调整了方式,先肯定奶奶“每天给孩子做饭辛苦”,奶奶这才愿意听大家的意见。

让“每个人发言”,倾听老人心声

家庭会议不能只让年轻父母发言,要主动邀请老人参与讨论。比如问问老人:“妈,您觉得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呀?”很多老人追着喂饭,其实是怕孩子饿着、营养不够。只有让老人说出自己的顾虑,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王哥的妈妈说:“孩子自己吃太慢,吃几口就跑,怕他饿肚子。”后来全家商量出了一个办法:设定20分钟吃饭时间,没吃完就收走,中间不加餐。这样既解决了老人的顾虑,又让孩子学会了自主吃饭。

定“简单规则”,携手“共同执行”

制定的规则不能太复杂。就拿喂饭问题来说,可以定两条规则:一是吃饭时孩子坐餐椅,大人不追喂;二是20分钟内没吃完,就收走餐具,下顿再吃。同时,全家要约定“谁都不能破例”,即使孩子哭闹,也要坚持规则。

王哥家执行第一周时,孩子哭着要奶奶喂,奶奶心软想妥协。王哥赶紧提醒:“咱们说好的规则,一起坚持才有用。”两周后,孩子就养成了自己吃饭的习惯。

定期“复盘调整”,肯定老人付出

每周可以开一次短会,聊聊规则的执行情况。比如可以说:“这周孩子自己吃饭进步了,妈您忍住没喂,太不容易了。”让老人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老人得到肯定后,会更愿意配合育儿规则。

多代同堂的育儿矛盾,根源并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缺乏沟通。开好家庭育儿会议,让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才能达成育儿共识,让孩子在统一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