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睡困难怎么办?这些方法让孩子爱上睡觉还能更聪明
- 早期教育
- 17小时前
- 10热度
每天晚上,很多家庭都会上演同样的场景:
“快躺好睡觉!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
“别玩玩具了,闭上眼睛睡觉。”
“再说一句话妈妈就生气了!”
父母们一遍遍催促,嗓子都说干了,孩子却越来越精神。其实,睡前这段时光如果利用得好,不仅能让孩子顺利入睡,还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今天就来分享几个实用方法,帮助大家把睡前的“战争”变成温馨的亲子时光。
这三种做法要避免,它们只会让入睡更困难
1. 睡前使用电子设备
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看会儿动画片能帮助入睡,实际上恰恰相反。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让孩子更难入睡。而且动画片里的刺激情节会让大脑持续兴奋,即使关掉设备,孩子脑子里还在回想刚才的内容。
2. 不停催促和讲大道理
“快点睡,不然长不高”、“明天起不来上学迟到怎么办”……这些说教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焦虑时,他们自己也会变得紧张,反而更难以入睡。
3. 突然关灯强迫入睡
有些家长认为直接把灯关掉,孩子自然就会睡着。但实际上,从明亮热闹的环境突然陷入黑暗,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这种强制入睡的方式可能让孩子对睡觉产生抗拒心理。

三个实用方法,让睡前时光更有价值
1. 开展亲子阅读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非常重要。对于幼儿,可以选择图案鲜明、文字少的绘本;对于学龄前儿童,可以选择故事性强的绘本。
阅读时,不要只是机械地念字,可以:
指着图画问孩子:“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读完一页后,请孩子描述看到了什么
模仿故事中的声音和动作,增加趣味性
这个过程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激发想象力。
2. 玩益智小游戏
不需要复杂道具,简单的小游戏就能达到很好效果:
词语接龙:从简单的单字开始,比如“花-花朵-朵云-云彩”,逐步增加难度。这个游戏能拓展孩子的词汇量,锻炼反应能力。
数字游戏:比如“我们来找找房间里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或者“数一数床上有几个枕头”。这些游戏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数感。
记忆游戏:“我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早餐吃了什么?”通过回忆日常细节锻炼记忆力。

3. 回顾一天的生活
睡前是聊天的好时机,可以:
请孩子分享今天最开心的一件事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家长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倾听、少评判。即使孩子的想法听起来很天真,也要尊重他们的表达。这种交流能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
除了这些活动,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也很重要。比如:洗漱→换睡衣→阅读→游戏→关灯聊天。规律的流程会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知道每个步骤后面要做什么,从而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特别提醒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些方法可能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重要的是保持耐心,不要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需要坚持2-3周,才能看到明显改变。
如果孩子某天特别抗拒睡觉,也不要强迫。可以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或者简化程序。保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睡前时光是愉快舒适的。
白天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真正能够安心交流的时间并不多。与其把睡前时光浪费在催促和争吵上,不如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既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增进了亲子感情。从今晚开始,试着把这些方法用起来,你会发现,让孩子主动上床睡觉不再是难事。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睡眠研究会《儿童睡眠健康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