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别乱用药!这5个常见误区,很多家长都踩过坑

孩子一咳嗽,家长就揪心,总想着赶紧给孩子吃点药,让孩子快点好起来。但在给孩子治疗咳嗽用药这件事上,不少家长都容易走进误区,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些常见的误区,让家长们能科学地给孩子用药。

第一个误区,随意使用抗生素。好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咳嗽,就觉得是细菌感染闹的,二话不说就给孩子吃抗生素。可实际上,大多数咳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压根儿就没用。要是过度或者不恰当地用抗生素,孩子身体容易产生抗药性,以后再真遇到细菌感染,抗生素可能就不管用了,这对孩子健康危害可不小。

第二个误区,滥用止咳药。止咳药确实能让孩子的咳嗽症状暂时缓一缓,但它治不了根本。而且有些止咳药里含有镇静成分,会抑制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孩子要是长期吃,精神状态、反应能力都可能受影响,所以止咳药可不能随便用。

第三个误区,忽视药物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物吃了可能会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家长给孩子用药前,一定要仔细看看说明书,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孩子吃药后,也得密切观察他们的反应,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赶紧停药并咨询医生。

第四个误区,依赖药物治疗。有些家长觉得只要吃了药,孩子的咳嗽肯定能好,完全忽略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其实,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多呼吸新鲜空气;鼓励孩子多饮水,滋润喉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对缓解咳嗽症状也很有帮助,可不能光指着药物。

第五个误区,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有些家长看孩子咳嗽厉害,就擅自加大药量;看孩子症状轻点了,又自己减少药量。这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药物剂量都是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精心计算出来的,家长自己随便调整,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孩子咳嗽时,家长千万别慌,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给孩子用药。用药过程中,多留意孩子的病情变化。要是孩子的症状一直不缓解,或者还出现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别犹豫,赶紧带孩子去医院,让专业医生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少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