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误区:科学看待孩子食物过敏与海鲜食用
- 健康医疗
- 21天前
- 27热度
在我国民间,“过敏的人需忌海鲜”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不少中医也持有类似看法。然而,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究竟是食物本身引发了孩子过敏,还是过敏的孩子不宜食用某种特定食物呢?
食物过敏属于小儿过敏性疾病范畴。当孩子食用了易致敏食物后便会发病,其病情主要分为速发型和缓发型两种。速发型过敏反应来势汹汹,孩子食用过敏食物后的2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呕血、便血,乃至过敏性休克;缓发型则相对隐蔽,在食用过敏性食物后的2天内,孩子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血尿、哮喘发作等情况。常见的易致敏食物有鸡蛋、牛奶、花生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大豆、小麦、鱼、鸡肉等也可能引发过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鱼、虾,海鲜并非最常见的过敏食物。
诊断食物过敏并非易事,不能仅凭孩子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一次呕吐、腹泻就判定其对该食物过敏。医生需要综合孩子的症状、体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并且要使用纯化的食物作为过敏原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这和青霉素皮肤试验的原理类似。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食物过敏病,同时确定过敏食物。
若没有纯化的食物过敏原,也可采用“激发试验”进行诊断。具体做法是在医院医生的严密监督下,让孩子食用可能过敏的食物,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若发生与以往相同的过敏反应,则可确诊食物过敏病,并确定过敏食物。不过,“激发试验”具有一定危险性,一旦引发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切不可自行在家中尝试,必须在医院进行,以便在出现过敏时医生能及时救治。
孩子食物过敏只是表象,过敏性体质才是根源。过敏性体质决定了孩子可能对某一种或多种食物过敏,并非局限于海鲜。而且,同样是患某种疾病,一个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其他孩子未必如此。因此,既要积极治疗过敏性体质引发的过敏性疾病,又要查清孩子对哪些食物过敏,避免因食用而诱发过敏病,但不能因对一种食物过敏就忌食一类食物,比如海鲜。
海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类重要的高蛋白食物来源之一。海洋食品富含碘、锌、钙等元素,鱼类肉中还含有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的脑黄金DHA和AA。随意忌食海鲜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脑功能发育。如果确定孩子对海鲜中的某种食物过敏,让孩子终生避免食用该食物即可预防食物过敏病。若孩子只是过敏性体质,没有证据表明其对海鲜过敏,那么应该鼓励孩子食用海鲜,但要比其他孩子更留意观察。一旦发现可疑食物引发过敏病,应立即就医,请医生判断并确定过敏食物,而不是盲目忌食所有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