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宝宝好睡眠,这些要点要牢记

睡眠质量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宝宝睡觉时,家长们究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枕头高低要适宜

新生儿的脊柱呈直线状,当他们平躺时,背部和后脑勺处于同一平面,不会造成肌肉紧绷,也就不会落枕,所以新生儿无需使用枕头。要是把宝宝的头部垫高,反而容易使头颈弯曲,影响呼吸和吞咽。等宝宝三、四个月大时,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此时睡觉可以枕1厘米高的枕头。当宝宝开始学坐,胸部脊柱向后弯曲,肩部也发育增宽,这时睡觉应枕约3厘米高的枕头。枕头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宝宝的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经常枕高枕头还可能让宝宝形成驼背。

切勿摇晃宝宝

宝宝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快速大幅度地晃动宝宝,可能会使大脑在颅骨腔内震荡,导致脑组织表面小血管破裂,引发“脑轻微震荡伤综合征”。轻者可能出现癫痫、智力低下、肢体瘫痪等情况,重者则可能会有脑水肿、脑疝,危及生命。所以,家长最好训练宝宝自主入睡,避免抱着睡或拍着睡。

环境无需过度安静

孩子在3 - 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他们能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安然入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噪音的影响。如果营造过于安静的环境,孩子反而会养成只有在“极度”安静中才能入睡的不良习惯,而这种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避免含着奶嘴入睡

有些孩子睡觉必须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可入睡后小嘴仍被堵着,容易呼吸不畅,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可能引发窒息。而且孩子醒来后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频繁进食的习惯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同时,这种不良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和口腔的清洁卫生。

合理调整白天睡眠

白天睡得久的孩子,晚上往往睡不好。研究证实,缺乏夜间睡眠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出现代谢问题,还容易发胖。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缓慢,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也相对较差。如果婴儿白天睡太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调整作息,克服“黑白颠倒”的情况。

睡觉及时关灯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半夜醒来看到漆黑会害怕,就让卧室通宵亮着灯。其实睡觉时最好不开灯,光线太强会影响睡眠。如果实在要亮灯,最好选择一盏光线柔和、亮度较暗的小夜灯。研究表明,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会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

家长们只要留意这些要点,就能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助力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