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食用催熟水果有危害,三招教你如何辨别催熟水果

水果向来被视为天然的健康佳品,不少人对它青睐有加,甚至有人一日三餐都“果”不离身。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如今四季水果随心吃已不是难事,葡萄、香蕉、柿子等常见水果营养丰富。很多家长自己舍不得吃水果,却风雨无阻地给孩子买,一心想着为孩子补充营养。然而,他们或许未曾想到,这些看似诱人的水果,可能正悄然为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

催熟水果:催熟又致癌

不少果农为了让水果提前上市,会使用一种名为乙烯利的催熟剂,将其喷洒在尚未成熟的水果上。以香蕉、橘子为例,经过药水喷洒后,在屋子里闷上两天,水果颜色就会变得十分诱人,仿佛已经自然成熟。一些消费者在挑选水果时,往往偏爱颜色亮得出奇的,水果商贩也坦言,使用过催熟剂的水果在市场上能卖出好价钱,像草莓等,甚至还会打色素,让颜色更加鲜艳夺目。

那么,长期食用喷有催熟剂的水果,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吗?专家指出,如果大量使用乙烯将未成熟的青果催熟,食用后不仅对人体没有益处,反而会产生有害影响,增加致癌风险,还可能诱发孩子早熟。乙烯利毕竟是一种低毒性药水,在喷洒过程中很可能深入果肉内部。人体若经常食用这类水果,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剂量过大时,还可能对肝、肾及脑部造成损害。

慧眼识果:三招辨生熟

既然催熟剂对人体有一定影响,那么市民在购买水果时该如何辨别这些经过加工的水果呢?

看全身

经过催熟的水果,乍一看与自然成熟的水果并无太大差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果蒂发青、纹理浅淡,颜色也比自然成熟的水果更加光亮。比如橙子、桔子类水果催熟后呈亮黄色,但桔子蒂是干的,与自然长熟的桔子青绿色的蒂有明显区别。番茄、苹果经催熟后,表面颜色不均匀,香蕉表皮熏黄后虽然嫩黄好看,但缺少自然成熟香蕉的“斑点”。

闻气味

自然成熟的水果,在表皮上就能闻到浓郁的果香味,而大多数催熟的水果则没有香味,有些甚至会散发出异味。

测重量

与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经过催熟、注水的水果重量明显更重。

专家建议,市民购买水果时不要“以貌取果”,那些形状异常、颜色特别鲜艳的水果,大多含有催熟剂成分。此外,反季水果最好少吃,这些水果不仅尝不到香甜的鲜味,营养成分也会大打折扣,儿童食用含有激素的反季水果,还可能导致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