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必看:孕期就要谈好的7个带娃分工
- 早期教育
- 5天前
- 30热度
宝宝半夜哭闹不停,丈夫嫌吵影响睡眠,直接搬到客房去睡。月子里的孩子虽然小,但一天照顾下来已经精疲力尽,而丈夫下班回家却只顾玩手机。有一次喂奶时口渴得厉害,连叫丈夫三遍帮忙倒水都没有回应……
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让一位刚当妈妈的朋友完全感受不到生娃的喜悦,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委屈。“为什么怀孕生娃都是我,带孩子也全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就可以只管工作,回家就当甩手掌柜?”
这样的困境,很多新手妈妈都经历过。生孩子确实像一块试金石,考验着婚姻的坚固程度。特别是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妈妈们很容易陷入崩溃的境地。想要避免产后的种种矛盾,最好在孕期就提前和伴侣沟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分工。
7个方面的带娃分工
1. 夜间育儿:不该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
很多爸爸白天要上班,但这不是逃避育儿责任的理由。晚上的时间虽然有限,却很重要。比如爸爸可以在晚饭时段照顾宝宝,让妈妈安心吃顿饭;或者下班后主动带娃,让妈妈有些自己的时间。
周末时,爸爸可以负责夜班,让妈妈能睡个整觉。只有亲身参与带娃,爸爸才能真正理解带孩子的辛苦,更快进入父亲角色。
2. 家务分配:需要重新规划
宝宝出生后,家务量会明显增加。建议把所有家务列出来,特别是新增的育儿相关家务,然后公平分配。如果妈妈带孩子的时间多,爸爸就应多承担其他家务。当妈妈做家务时,爸爸就要负责照看孩子。

3. 育儿知识:父母都要学习
从怀孕到宝宝出生,会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双方一起学习,不仅能更好地适应新角色,也能确保在育儿理念上保持一致,共同把孩子养育好。
4. 个人时间:彼此都需要休息空间
建议约定好每人每周都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完全不用管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这种休息就像充电,能让父母以更好的状态面对育儿生活。
5. 婆媳关系:爸爸要主动协调
老人来帮忙带娃时,很容易产生婆媳矛盾。在孕期就要提前沟通好:育儿的主导权应该属于父母,老人只是辅助。遇到分歧时,爸爸要负责和自己的父母沟通。当婆媳出现矛盾,爸爸不能逃避或偏袒,而要积极协调解决。

6. 经济计划:提前做好安排
养孩子的开销很大,最好在孕期就坦诚讨论家庭经济状况。可以一起制定育儿预算,明确各项开支如何分配。如果妈妈是职场人士,还需要讨论产后重返工作岗位的计划和可能的调整。
7. 夫妻关系:别忘了彼此还是爱人
成为父母后,不要忘记你们首先是夫妻。可以尝试一起带孩子出门,体验不一样的“约会”。生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保持一定的仪式感,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些甜蜜。
这些分工最好在孕期就明确下来,让夫妻双方能共同迎接育儿挑战。事先充分的沟通和理解,能让家庭更和谐,婚姻更稳固。毕竟,幸福的家庭环境,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产后抑郁防治指南》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新手父母指导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