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就藏在这四种方式里

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买名牌、报昂贵的兴趣班就是爱孩子,其实孩子感受到的爱,和钱关系不大,关键在于父母怎么做。下面这四种方式,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

看见孩子,别让爱“视而不见”

孩子特别渴望被父母看见。就像幼儿园的孩子,满心欢喜地画了幅画,跑过来问妈妈:“妈妈,你看我这幅画画得漂亮吗?”可妈妈正忙着做饭,头也不抬,大声呵斥:“别来捣乱,汤很热,烫到你怎么办!”孩子原本亮晶晶的眼睛瞬间黯淡下来,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要是父母总是这样看不到孩子,孩子内心会变得很匮乏,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关注。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不断委屈自己。所以啊,父母哪怕再忙,也要停下手里的事,认真看看孩子的作品,给孩子一个真诚的回应。

被听见,别让孩子“有口难言”

倾听孩子的话,是表达爱的重要方式。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跟你讲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父母要放下手机,耐心回应。等孩子上了小学,要是跟你说在学校被同学骂了,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跟老师反馈。要是孩子遭遇霸凌,更得去学校找对方家长,为孩子撑腰。

要是父母觉得这些都是小事,轻描淡写地回应,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视,慢慢就不愿意跟父母说话了。等孩子关闭了心门,父母再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就难了。

被尊重,让孩子自信又自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被尊重是很重要的一层。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可以让他参与家庭会议,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听听孩子的意见。比如买什么颜色的车,孩子说红色,家长不妨认真考虑一下。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他会变得非常自信。就算以后在社会上被人拒绝,也不会太伤心,因为从小父母就给了他满满的尊重,他的内心是自洽的。

被认可,给孩子前进的力量

孩子小的时候,特别需要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幼年和小学阶段,孩子做完一件事,总会迫不及待地拿到父母面前,希望得到表扬。就算孩子写作业有一半是错的,父母也可以夸张地说:“哇,你竟然对了五道,太厉害了!”孩子心里明白有错的,但听到父母的鼓励,会很开心地去改正。

父母看到并认可孩子的努力过程,会让孩子内心更有力量,面对困难也更勇敢。

当孩子能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内心充满爱和能量,他就会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强,情商也高。所以,父母们别再用错误的方式爱孩子了,试试这四种方式,让孩子在爱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