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听力发展三阶段:把握关键期打造”听话”小天才
- 早期教育
- 25天前
- 32热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听话训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听力发展则是听话训练的基础。一般来说,婴儿听力发展会历经三个关键阶段,父母若能把握这些阶段的特点,就能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听话训练。
0到4个月是婴儿听力发展的第一阶段。科学家沃夫的实验表明,出生仅两周的婴儿就能分辨人的语音和一般声音,听到大人声音会停止哭喊,而摇铃声音却无此效果。到了3个月,孩子能区分男声和女声,听到和蔼话语会微笑或发出呜呜声表达满意,听到严厉语调则会露出害怕神情。4个月时,孩子会转头用眼睛寻找说话的人,还能安静倾听母亲的温柔话语,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用温柔、亲切且语调丰富的声音与孩子交流,刺激孩子的听觉发展,让孩子熟悉父母的声音,建立起最初的语言感知。
5到8个月进入听力发展的第二阶段。此时,婴儿开始将语言和具体说话的人联系起来,能辨认爸爸、妈妈及其他人的声音,并对不同声音做出不同反应。更关键的是,孩子能把特定语音和实物相联系,当大人说“灯灯、椅椅、电视”时,孩子会转头看甚至用手指这些物品,这表明他们已经听懂不少词语。父母在这个阶段要不断重复常见物品的名称,指着物品清晰地说出其名字,强化孩子语音与实物的联系,还可以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如问孩子“灯在哪里”,引导孩子寻找并指出,加深孩子对词语的理解。
9到12个月是孩子全面理解语言的阶段。家里常见物品和常来的客人,孩子都能根据大人声音和名称辨认,能听懂的词越来越多,还能理解简单句子。大人说“再见”,孩子会招手;说“望月亮”,孩子会抬头;说“狗狗来了”,孩子会把头埋进怀里。有些孩子甚至能理解复杂句子。这个阶段,父母要丰富语言内容,多和孩子描述周围事物和事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鼓励孩子模仿和回应,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的教学案例也给了我们启示。两个3岁水平相同的孩子学小提琴,4个月后差距明显,原因在于一个孩子几乎没听过小提琴乐曲,另一个孩子出生起就常听姐姐拉琴,对乐曲有习惯感受力。铃木先生称之为“内在能力”,这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同样重要。父母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接触丰富的语言信息,激发孩子的“内在能力”,为听话训练和语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