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宝宝学步,这些姿势异常要警惕!

当宝宝长到1岁多,便进入了学步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妈妈们会发现宝宝们走路的姿态千奇百怪:有的宝宝像小尾巴一样,总是黏着妈妈要抱抱,一步路都不愿意自己走;有的宝宝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噗通”一声摔个跟头;还有的宝宝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活像一只可爱的小鸭子。这些看似有趣的走路姿势背后,可能隐藏着宝宝成长发育的小问题,妈妈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专家提醒,如果宝宝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且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很可能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八字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宝宝的腿部形态上。患有X型腿的宝宝,走路时喜欢夹着大腿,常常走不了多远就喊累,吵着要妈妈抱。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宝宝缺乏肌肉负重锻炼,妈妈们可不能一味地宠着宝宝,要鼓励他们多进行一些锻炼,增强腿部肌肉力量。而O型腿的宝宝走路姿势像骑马,不过一般情况下,随着宝宝的成长,这种姿势会慢慢自行调整过来。通常这两种走态在宝宝2岁时就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长时间没有改善,就可能是缺钙和维生素的信号,需要及时治疗。对于O型腿严重的宝宝,甚至可能需要给双腿打上石膏来进行纠正。

其次是跌撞问题。宝宝在学步初期,跌跌撞撞、摔跤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如果宝宝到了2岁以后,走路还是频繁跌撞,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宝宝的骨架结构存在问题,也可能是小脑疾病影响了平衡能力,甚至有可能是脑缺氧或脑瘫等严重疾病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

最后是跛行问题,表现为鸭子步和跛行两种步态。如果宝宝一开始学步就出现这种步态,一种原因可能是平足,妈妈们可以让宝宝多蹬蹬小轱辘童车,一般到5岁前,宝宝的足弓就会自然出现弧度。另一种原因则可能是两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而走路跛行的宝宝,很多是得过小儿麻痹的,如果一开始走路就跛行,那很可能是单侧髋关节脱位引起的。

宝宝学步是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妈妈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走路姿势,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