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慢的背后原因,你知道几个?

宝宝到了该长牙的年纪,却迟迟不见牙齿冒头,这可急坏了父母,心里忍不住犯嘀咕:“是不是孩子发育出问题了?”“要不要赶紧给孩子补点钙片?”其实,宝宝牙齿生长缓慢,并非单纯是缺乏营养导致的,以下这4大因素,都可能与宝宝长牙过慢密切相关。

先天遗传:基因的神秘影响

幼儿长牙速度较慢,先天遗传是主要原因之一。家庭病史、种族差异,甚至性别不同,都会对长牙时间产生影响。众多研究报告显示,女孩长牙的时间普遍比男孩要早一些。这就好比是一场“牙齿生长的赛跑”,女孩常常能先冲过起跑线。

后天环境:成长的外部干扰

除了先天因素,后天环境也会间接导致宝宝长牙缓慢。以早产儿为例,计算其长牙时间时,需要先扣除早产的时间。比如胎龄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通常要延后10周,一般是在出生后6 - 8个月时。另外,出生体重过轻的婴儿,长牙慢的问题也比较常见。

系统性疾病:隐藏的健康威胁

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系统性疾病,都可能使幼儿长牙速度出现差异。要确定真正的病因,往往需要通过抽血检查来“揪出元凶”。这些疾病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宝宝牙齿的生长。

外伤与感染:牙齿生长的“绊脚石”

如果孩子的乳牙高低不一,很可能是牙齿曾受到外力撞击,导致相连韧带坏死,被新生骨头取代(骨粘连),这不仅会让某颗牙齿看起来生长慢,还会影响恒牙的萌发。要是幼儿乳牙提早丧失,牙龈表面会生成结缔组织,压迫未充分成长的恒牙,导致恒牙出牙慢。此外,幼儿服用的某些药物可能使牙龈增厚,让牙齿难以冒出,造成长牙慢的假象。

面对宝宝长牙慢的问题,父母不必过度焦虑。由于非专业人士很难准确判断长牙缓慢的真正原因,所以建议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到满1岁之前,定期带宝宝去牙科诊所检查,让专业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争取改善长牙状况。

其实,每个幼儿的长牙周期都不尽相同。就乳牙而言,出牙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恒牙萌出时间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长至1年。所以,父母们不妨放宽心,这通常只是长牙时间的快慢差异,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