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喂完退烧药吐了,还要不要再喂一次?

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心急如焚,喂完退烧药孩子却吐了,这更让家长纠结不已,到底还要不要再喂一次呢?下面咱们就详细说说。

什么情况下有必要吃退烧药

当孩子烧得比较高,而且明显表现出难受的样子,比如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这时候退烧药是有必要吃的,它能缓解孩子的不适,让孩子舒服一些。

判断是否再喂药需考虑的因素

观察呕吐与喂药的时间间隔及呕吐物情况:我们要看看上一次喂药距离现在过去了多久,还要留意孩子吐出来的东西里药物多不多。同时,上一次喂的药量是多少也很关键。

短时间大量呕吐可考虑补喂:如果孩子这会儿体温依旧很高,烧得十分难受,而且是在上次服用退烧药后几分钟内就呕吐了,呕吐得还比较多,尤其是上一次喂的药量是按照说明书里比较低剂量给的,那就可以考虑再喂一次。不过,第二次喂药时尽量按最低剂量来,并且新给的药量加上估算的上次残留量,不能超过退烧药的最高用量。这里要特别注意,如果孩子频繁呕吐,有脱水的风险,那么更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而不是布洛芬。

长时间少量呕吐建议观察:要是孩子呕吐距离上次喂药的时间比较长,比如超过了15分钟,或者呕吐得比较少,这种情况建议先观察,等待药效发挥作用。因为退烧药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就算吐掉了一些,没达到理想的药效,孩子最多也就是多难受一会儿。但如果补吃的药和前面没吐掉的药叠加起来过量了,那就有损害孩子肝、肾功能的风险。

超过规定时间可补喂:如果上一次吃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已经超过4小时了;吃的是布洛芬,已经超过6小时了,现在孩子还是烧得难受,那么不管中途有没有呕吐过,都可以考虑再喂一次。

给药准确很重要

孩子吃完药呕吐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不管是病情本身导致的,还是药物刺激引起的。考虑到可能会有补药的情况,所以每一次给药时尽量准确就特别重要。就像之前文章里提到过的,给儿童喂退烧药,更建议按照孩子的体重来计算药量,而不是单纯按照年龄来给,这样能更精准地控制药量,保障孩子的用药安全。

总之,孩子喂完退烧药吐了是否要再喂一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慌乱,仔细判断后再做决定,如果实在拿不准,也可以及时咨询医生。